为科技题材炒作推波助澜的是许多股评人土,他们不认真分析科技题材的实质内容与现实意义,片面地看待纳斯达克市场的非理性暴涨,从而一味地鼓动股民参与炒作,结果误导了许多股民。当时他们煞有介事地说要给股民“洗脑",说发展股市要有“新概念":据他们称,新的股票投资理念,是首先制造概念,启动股市.带动新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比如先制造一个“网络新慨念”进行炒作.以概念启动股价,以股价筹集资金,再将资金投入网络产业,获得高收益后又再使股价上升。
他们提出,要打破传统的业绩、增长率、市盈率等股票评价标准,而要注重炒未来炒成长性,比如大多数网络公司表面看起来都是在玩烧钱游戏,实际上都是在忙于构建通向未来的收费桥梁,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注意力和关注人数.因此,对于网络股.不能采用传统的投资理论,考虑什么市盈率.净资产、派息率等。
实质上,这种炒慨念的观点,早在60中代就在美国流行过。60年代的最初岁月,增长股票,特别是那些与吸引人的技术相联系的公司的股票,远远胜地过标准的蓝筹码股票。华尔街渴望投资于宇航,速调管,半导体.光学扫描器以及其他深奥的仪表装置。出于有这种高涨热情的支持,这些行业的股价猛烈上升,市盈率急升。例如1961年狂潮达到顶峰时,一家新计算机数控公司的股价为前一年收益的200多倍,当时整个股票市场完全疯狂,投资者偏爱市盈率为60-80倍的高价股票,而那些具有良好的收益前景、市盈率为10~ 20倍的股票却遭冷遇在这种狂潮的推动下,即使那些大型的.有一定技术基础而且经营良好的发展中公司,其股价亦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投资者投身于疯狂投机时,新发行股票狂潮出现了。一些公司的创办人为急于满足投资者对飞腾的60年代“太空”股票的无止境的渴求,成打成打地创设新股票,在狂潮期间,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可与南海气泡骗局相提并论.
投资者对发行股票的公司制造什么并不真正关心,只要公司名称听上去是电子方面的且带有深奥含意即可,即使有些企业与电子工业毫无关系。因此公司名称非常重要、例如美国音乐集团公司"的业务仅是上门销售唱片和唱机,而在公开发行股票前将其改为太空音响公司,股票按每股2美元向公众出传,在数周内涨到每股 14美元,
肥皂泡吹大了终有破裂的时候。1962年初.股票市场开始出现混乱。5 月份,可怕的抛售浪潮爆发。1961年升幅最大的股份,有小型商业投资(业务是投资于非上市公司,享有税收优待)、保龄球类、贩卖机器类股份。1961年小型商业投资公司超过200家,其中50家由公众人上持有,投资者将股价推至半天高,但在1962年都大跌收场。一些增长股票,共至最优等的股票,也受到牵连,其下跌幅度比一般市场大得多。:
中国股市的高科技股热和网络股热,固然与美国60年代的这场风波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这其中也有相当多的泡沫成分。一些科技股股价炒得过高市盈率上百倍甚至上下倍,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却永远不会改变投资就是要有回报,投入网络股也好,投入钢铁股也好,其投资的本质是不可能改变的。你投入1元钱,就必须有产出,2元钱的投资回报肯定比1元钱更诱人:不赚钱的投资,是不可能有价值的。单纯的题材炒作,炒不出业绩,也炒不出效益。一味地迷信题材炒作,而不脚踏实地地保持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则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公司受损失,股市受打击,股民赔本钱。
就像泡泡吹人了必然破裂一样,股市投机炒作太过分了必然引发股市的震荡。投资银行家保罗,沃伯格早在1929年2月就曾预自:“投机性过度扩允无一.例外地以过度收缩和困境收场”。遗憾的是贪心和狂热,使人们次又一次地 重蹈覆辙。2000年以来,美国股票市场上演高台跳水.尤其是作为新经济标本的纳斯达克市场暴跌,纳斯达克指数从5078点的历史高点一路下跌到2001年的1800多点,下跌幅度在60%以上。几家开创全球网络世界的互联网先驱.也跟着栽了跟头,雅虎的股价滑落了50%,亚马逊跌幅更大,达60%,美国股市财富因此缩水5万亿美元。
投资的终极目的无一例外是追求有益回报,这无论是投资科技股网络股还是钢铁股.质组股都是样、如果不考虑效益,自目哄炒,最终只是浪费资金、浪费资源,于个人无益.于社会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