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货币与银行无论从历史上,还是逻辑上都是金融业的源头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在银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国家来说,更需要积极地发挥银行业的中介职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高效的配置。而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关注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识别出有着良好经营业绩的上市银行,意味着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银行业的经营有哪些特征?
银行业的经营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当经济走出萧条的低谷时,市场的资金利率和财务成本相对较低,企业销售增长、盈利提高,还贷意愿与能力增强。银行由于不良贷款率在不断的下降,于是逐步增加贷款。
在贷款规模扩张下,银行资本充足率会有较大的下调。同时,部分是由于企业的还贷情况较好,更多的是由于贷款是新增的,银行形成的不良贷款比率较低,银行当期应该计提的拨备少,拨备率可能也不低,但与贷款规模比尚处于低点。银行的盈利在逐步增加。
当经济由过热走向滞胀后,银行的盈利开始逐渐降低。经济增长势头的放缓直接导致企业的盈利下降,银行贷款的质量也在下降。银行开始意识到风险的累积,于是会提高贷款标准、收紧信贷、提高利率。
此时,在经济上升期发放的大批贷款开始出现问题,不良贷款会迅速增加,银行必须大量增加拨备,其资产负债表恶化,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银行监管者从审慎监管出发,要求银行必须满足法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为满足这个要求,或者向外融资,或者减少贷款。而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向外融资困难,银行只有减少贷款基础,收缩信贷。银行盈利下降的周期又开始了。
除自身经营特点存在顺周期外,很多的外部因素也会强化银行业的这种倾向。目前,对银行业的评级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做主导,评级机构倾向于在经济繁荣时期提高评级,而在经济形势恶化时降低评级, 与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叠加,会使银行业经营业绩的顺周期特征更为明显。此外,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最终会反映到股价上,而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加剧了价格的波动,令上市银行的股价凸显出周期性变动。
招商、民生、浦发三家银行的净利润走势与同期GDP 的走势十分相似,当GDP平稳增长时,三家银行的净利润也稳步上升。2008年GDP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下滑,三家银行的净利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向好,三家银行的净利润又重新走入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