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操作“奶牛股”有哪些具体秘籍
操作“奶牛股”时,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须引起充分注意。
(1)要结合技术走势。重点是要防止买入股价涨幅巨大、主力获利丰厚、存在大跌风险的“奶牛股”。以沪深股市著名的“奶牛王”贵州茅台为例,尽管该股每年都推出优厚的现金红包—仅2012年就拟向股东奉上“10派64.19元”这一堪称历史之最的红包,但投资者要是在前期高位追涨买入(自前期高点至x x x x年5月3日收盘跌幅已超过35%),恐怕依然笑不出来。
所以,投资者在买入“奶牛股”时,不仅要看“奶水”足不足,而且要看“牛价”高不高。只有当拟买的股票“牛价”不高、“奶水”又足时才可买入,否则,还是应该放弃为好。
(2)要选择长线投资。在操作周期长短上,鉴于“少缴税、多获利”考虑,原则上要以长线投资为主,这是操作“奶牛股”时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一大特点。在长线投资的基础上,对于有短线操作能力的投资者来说,可适当穿插短线操作,但须注意短线参与现金分红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因为,不久前出台的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新政,将原来的不论持股时间长短统一进行固定式征税改为按照持股时间长短进行差别化征税(持股超过I年税负为5%, 1个月至1年税负为10%, 1个月以内税负为20%),这一规定显然对持股时间长的投资者较为有利。所以,只有充分顾及短线操作因“多缴税”对实际收益带来的影响,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出现“少获利、多缴税”的尴尬。
(3)要考虑除权因素。即使已充分考虑到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对短线操作带来的影响,也还要考虑除权因素,否则就有可能“人不敷出”,导致得不偿失。由于现行的除权制度设计是按税前红利除权,不仅到手的红利要进行除权处理,而且缴纳的税收同样要进行除权处理,所以,在参与“奶牛股”操作前,须充分考虑股价的除权因素,必要时可放弃参与现金分红。
即使对于一些寄希望于股价上涨、填权获利的投资者来说,同样没有必要参与“奶牛股”的现金分红,完全可以选择在除权前先卖出,除权后再买入。这样,在综合考虑现金分红和股价除权因素基础上,不参与“奶牛股”现金分红的收益反而会超过参与分红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