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任泽平> 任泽平股市评论:2027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任泽平股市评论:2027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18-12-08 15:00:37  来源:任泽平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2分钟的时间

任泽平股市评论:2027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时间:2018-12-08 15:00:37  来源:任泽平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任泽平<a href='/caijunyi/290233.html'>股市</a>评论:2027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任泽平认为,中国人均GDP是约8800美元左右,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都不到,美国则有60000美元的人均GDP。我们在人均GDP和它有巨大差异情况下,规模已经在迅速接近甚至赶超。经过我们的大致测算,中国GDP以6%的速度在增长,美国以2%的速度在增长,再过10年,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在谈到进一步对外开放时,任泽平表示,中国在金融开发和高等教育领域和美国还有不少差距。除此之外,在汽车行业,由于国内车企长期享受的高关税壁垒,以及国内以规模为导向的项目审批和产品备案制度所提高的行业准入门槛。许多合资企业长期坐拥高于国际市场的售价及垄断利润,结果导致即便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去年卖了将近三千万辆车,却只有大约1000万辆是自主品牌。且大量的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售价只是别人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国内三大车企研发投入大约是1%到2%,远远低于国际主流车企4%-5%的研发投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于行业保护政策。

任泽平表示,中国在开放领域有点吃老本,没有像80年代包括01年大跨度的开放。开放促进竞争,竞争提升效率,没有开放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效率。中国的家电行业,因为没有任何的保护,得以充分竞争。加入WTO后,前四大国产空调品牌的市占率从49%快速上升到78%,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也占领了国际市场,不仅占领了低端市场,也迅速的升级到了中高端市场。冰箱、洗衣机、手机也都有着类似的故事。

任泽平最后对金融开放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以开放促进竞争。第二,稳妥有序推进资本帐户开放,协调好资本帐户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节奏。第三,金融开放并非一放了之,应该在开放的时候,加强宏观以及微观的审慎监管及监管协调。第四,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步伐。

任泽平: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对对外开放的初步的研究和看法。我想开门见山谈几点判断和相关的逻辑以及证据。

第一,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潜力的释放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大幅度减少,这两张图分别是90年代和2015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在这个州占比排在第一位的州标的是蓝色的,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制造业就业在过去20、30年大幅减少。所以很多州,所谓的铁锈州,正是铁锈州把特朗普选上去的。

第三张图是全球经济的power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的经济版图当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大约占全球GDP比重是24%,19万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比重15%,是12万亿美元中美加起来占40%,日本第三5%点。问题重点中国每年以6%速度在增长,美国潜在增长率在2%左右,我还是它三倍的速度。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现在GDP的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已经占了美国GDP比重60%,80年代日本在巅峰时期占美国GDP比重大约是40%。原因是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美国是3.2亿,日本是1.3亿,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也才有8000万人口,现在中国人均GDP,大约8800美元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都不到,美国是60000美元人均GDP,我的人均GDP和它有巨大差异情况下,但是我的规模已经在迅速接近甚至在赶超。

我们大致测算,中国以6%的速度在增长,美国以2%的速度在增长,再过10年,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新经济当中,全球最好的独角兽企业不在美国就在中国,中美加起来占全球新经济独角兽大约占了七成。

让我们反思我们在改革开放当中还有哪些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差距?我们来看。

一个是金融。今天我们讲金融开放,全球贸易储备当中,美元占63%,我们搞这么多年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大约占1.2%。在全球500强企业里面,美国有126家,中国有111家已经在快速的接近,但是我们看行业分布,美国的大部分集中高科技领域,中国大部分集中于能源、金融行业。然后是研发投入,我们R&D投入跟美国有差距,更重要的是结构,美国研发投入大量倾斜于基础研究,我们是大量基础研究基础上做应用类研究,这就是差距。

我们再看全球高等教育,排在前面100位大学,美国43所,中国是5所。再看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美国恩格尔系数是8.3,中国是29.4,居民收入当中用于食品类支出就是恩格尔系数。

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除了看到这种差距之外,还有我们在开放领域,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们要客观的承认,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开放领域有点吃老本,我们没有像80年代包括01年大跨度的开放,这种开放相对比较少。我们在关税,比如汽车,我们在服务业领域投资限制领域,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多的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强大?因为中国制造业是充分开放的,我们国有比重只占10%,民营外资企业占了80%以上,但是我们的服务业领域,人民美好生活领域大部分是国有为主,存在比较明显的行业管制。

所以,最后我想讲最好的应对就是“开放”。我们讲我们要有开放自信。涉及到具体的行业,我们今天讲金融开放,金融开放这个路究竟怎么走?我想举两个例子来看看这些行业在开放背景下的命运。

2001年时,中国加入WTO,汽车和家电行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选择了不同的命运。一个选择了保护,另一个选择了开放。我们先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国内车企长期享受的高关税壁垒,以及外资50%股权比例的上限政策保护,以及国内以规模为导向的项目审批以及产品备案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因此我们看到合资企业长期享受高于国际市场的售价以及垄断利润,结果是什么?结果这个行业发展到了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去年卖了将近三千万辆车,但是只有大约1000万辆是自主品牌。

我们来看更重要的是,我们大量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基本是外资以及合资品牌。我们的自主品牌售价只是别人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为什么我们市场已经让出去了,技术没有换来呢?这就是保护所带来的。因为开放促进竞争,竞争提升效率,没有开放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效率。

我们国内三大车企研发投入大约是1%到2%,远远低于国际主流车企4%-5%的研发投入。再来看中国的家电行业,没有任何的保护,充分竞争,在01年加入WTO以后发生了什么?我们看空调,我们前四大国产品牌市占率从49%快速上升到78%,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占领了国际市场,不仅占领了低端市场,也迅速的升级到了中高端市场。

冰箱,还有洗衣机还有包括我们的手机都在讲类似的故事,手机大家都很清楚,几年前我们手里都是三星、诺基亚、苹果,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手机变成了小米、华为,他们成为了我们的骄傲。

所以,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来总结:

第一个01年加入WTO以后,为什么长期享受高政策保护的汽车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而高度竞争开放的家电、手机、互联网行业,自主品牌崛起和技术快速进步,这对于未来我们发展核心技术和新一轮开放究竟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个,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我们应该增强开放自信。具体我们看了这样大的背景和两个行业的命运,我想对于金融开放提四点建议:

第一,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以开放促进竞争。

第二,稳妥有序推进资本帐户开放,协调好资本帐户开放,汇率市场化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节奏。

第三,金融开放并非一放了之,我们应该在开放的时候,加强宏观以及微观的审慎监管以及监管的协调。

第四,进一步加快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步伐,内部实力是外部实力的延伸。

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的观点。谢谢!

关键字: 股市
来源:任泽平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