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中性-稳健偏紧
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中性到稳健偏紧两个阶段。
2016年二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稳健中性)
2016年一季度后经济下行,物价稳定,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但需配合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一季度后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全年GDP增速为6.7%,物价持续低位,就业整体稳定,因美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出口增加。表面上看没有突出矛盾,但本质上陷入死循环:内需收缩要求货币政策逆周期宽松,供给侧改革物价下行要求货币政策克制。而供给侧改革又是解决经济下行导致的内需收缩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根据定量指标显示,央行倾向于更多的配合供给侧改革,在多方制约下实行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削峰填谷”。
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2017年经济稳中向好,物价温和上涨,央行最终目标侧重金融稳定,严监管决定货币政策稳健偏紧的大方向。2017年经济超预期稳中向好,物价温和上涨。国内消费增长拉动内需,货币增速和投资增速放缓表明经济转型与供给侧改革有初步成效,再叠加全球经济复苏提振外需。央行此阶段配合去杠杆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进行严监管,8月规范同业存单,11月末就资管新规征求意见。严监管决定了方向,货币政策决定边际,央行在此阶段并未动用存准率和基准利率,而是频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熨平流动性。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物价基本处于2%的合理区间,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以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外冲击、支撑国内去杠杆。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特朗普减税、全球贸易摩擦导致资本加速回流美国本土,各国尤其新兴市场普现汇率贬值和股市下跌。央行此阶段的最终目标有两个: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从三次定向降准和7月的央财之争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但是央行不会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而是“精准滴灌”,一是因为大面积注水只是饮鸩止渴和拖延时间,并不能解决实体经济中注入信用违约、小微融资难、股权质押风险爆发等结构型失衡困境;二是为了继续配合去杠杆和防风险进程,货币政策仍需克制;三是央行有能力精准投放流动性。经过4年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摸索,央行已经可以通过MLF、PSL、CRA、定向降准等灵活调节流动性。
未来货币金融会结构性宽松,但金融周期拐点已现,信贷数据和货币供给显示总量仍然稳健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