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市里想必大家都有深刻的体会,赚钱难,亏钱很容易。深究原因,主要是许多人都没有改变操作策略,依然维持牛市的操作习惯,经常重仓甚至满仓,一旦碰上单边大跌,就深度套牢,失去主动,无法展开自救。之所以会这样,一切都是没有克服人性弱点中贪婪的一面。
正确的操作应该做到:重视仓位管理,轻仓抢反弹。仓位管理在单边大牛市里不重要,因为重仓耐心持股待涨才能利益最大化,但在熊市里,长期重仓一定会死得很惨,因为熊市涨少跌多,死捂股票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深度套牢进而就麻木到做长期股东了。所以,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操作策略,一定要保证自己手里有足够的资金,控制好整体资产的系统风险,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性。试想一下,你满仓一个跌停就损失10%,三个跌停就损失30%,要回本就差不多要涨40%多才行了。基本上,一轮单边大跌,个股跌30%以上是常见的事情。如果你一直重仓操作,基本一次大跌,就已经把你打趴下了。后面即便有大幅反弹,别人赚钱的时候,你还在为解套而苦苦挣扎。另外就是,重仓操作手里没有多少剩余资金,手中个股套牢的时候,你也没有资金展开抄底做T等自救动作。重仓持股,轻度套牢不止损,重套后就死撑,这是最最愚蠢,却又是许多没经验的散户常犯的错误。如果你还处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尽快的纠正自己的错误操作。
仓位管理是如此的重要,我认为在这个市场要想长期生存,唯一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除了仓位管理,没有任何其它方式了。因为,再好的选股,再牛的技术,也无法保证你在这个市场里永远不犯错误。而经常重仓持股你始早会在一次重大失误的时候,导致资产的重大回撤损失。而你之前赚得再多,也顶不过一次重大的受伤。亏损就如失血,失血过多,想要恢复元气,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仓位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控制你内心的贪婪,来换回对资产风险的有效控制。
好吧,如果你已经理解了仓位管理的重要性。那么,你已经开始学会控制风险了。但后半句轻仓抢反弹同样重要,要把它当作铁律来执行。我所指的轻仓大概是三成以内,最多情况下都不应该超过半仓。很多人往往在操作顺利的时候,还是会屡屡突破这个纪律。譬如:在连续几次操作都成功后,有些人心态就开始飘,认为自己的技术很NB,胆子又开始大起来,又开始恢复重仓操作了。当你不再坚守这个纪律的时候,大亏的风险又重新回到你的身边。因为往往这时候反弹已行将结束,在你应该再次轻仓甚至空仓收割反弹的盈利的时候,你却再次加码重仓操作。当下一轮下跌开始的时候,你又会把之前所有的反弹收益悉数还回市场,有的甚至又再次被重度套牢。
投资真的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重视仓位管理,轻仓抢反弹”这条生存法则,你在市场里生存得越久,就越能理解和体会到其重要性。然而,行情的涨涨跌跌会反复的诱惑你,让你失去理智,让你重新变得贪婪,让你不再坚守它。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你要做的就是把它作为座右铭,时刻铭记于心,时刻的提醒自己,对市场永远保持敬畏之心,不过度乐观,不抱侥幸心理。时刻保持理智,控制自己内心的冲动。当你能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学会自如的应对市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开始慢慢喜欢这个市场,你的资产曲线慢慢的稳健可控,不再是大涨大跌,象个无头苍蝇了。先学会防守,先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再来谋求慢慢的从这个市场里赚到自己能赚的钱。炒股到这个时候,就不再是盲目的赌博了!
绝地脱险不算高明,根本不陷入那种险境才是真正的高明。金融交易犹如战争,必须灵活自如,绝不弄险,绝不逞强。——投资家1973
大家都知道,内盘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比例理论上是10%,它的倒数——即理论杠杆倍率——是10倍;而外汇保证金和伦敦金,杠杆倍率一般是100倍。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对于期货交易的合并初始头寸来说,整体账户总的杠杆倍率,不要说100倍,4倍以上都是不可以的。具体原因请容我后述。杠杆这个东西,要认清它的真面目。
人们通常以为杠杆同步放大了收益和风险,因此是个中性的工具。但是,因为赢家是极少数,所以杠杆实际上是个负面的工具。如果使用了中等倍数的杠杆工具,例如5倍以下,那么它对赢家有利,对输家不利;如果采用了超高倍数的杠杆工具,例如10倍以上,那么它将成为所有人的毒药。因为对于10倍杠杆而言,10%的逆向波动将导致爆仓;而对于100倍的杠杆而言,1%的逆向波动就会导致爆仓。虽然理论上讲,1%的正向波动也会导致账户翻倍,但实际上我们不要忘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市场上的资金无穷无尽,但属于我们自己的资金却是有限的,是可以亏完的,这是讨论一切问题的前提。
50~100的杠杆,放大了人性中的恶,就是唆使你豪赌的。有些朋友一开始也是小心翼翼,或者准备小赌怡情;但是做着做着,他衣袖一挽,开始大干特干了。有多少次,我们满仓而上,心里在说:“老子这回要赚把大的。”可是结果如何呢?不说你也知道。也许你真的大赚一把,但总体上,从长期看来,你的资金将迅速缩水,直至有一天失去反抗能力。
为何一定要选轻仓?意义何在?
第一节海龟的仓位控制方案
我们应该寻找这样一种仓位控制方案:哪怕我们判断错了,也不至于招致严重后果。比如说,20%仓位比例,乘以10倍理论杠杆倍率,就是2倍实际杠杆倍率,这个风险容易控制。但事实上,即便2倍杠杆作为初始仓位,都太高了。下面我说说《海龟交易法则》这本书中海龟们的仓位控制方案。海龟交易系统,是投机大师理查德·丹尼斯(RichardDennis)制定的,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我认为,一切成功交易家所使用的都是相同或近似的仓位控制方案,不会有第二种完全不同却又同样成功的仓位控制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简单说就是“分批进场,总体轻仓,择机加码”这12个字。
海龟用ATR(真实波幅均值)来决定仓位,他们叫作N值。
以内盘塑料为例,它的N值是300,这是20天以来的平均波幅。意思是最近20天以来,平均每天波动300点。因塑料合约规定是每手5吨或者说每点代表5元钱,那么塑料每天每手波动1500元。
有人问交易是不是需要一直不停地试错?不是让你一直不停地试错。不是有个“确定性法则”吗?就是说进场点必须是你最有把握的点。整个《金融交易学》第二卷,都是告诉你怎样捕捉大行情的。而且我们的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其胜算之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但是,即便你真的抓住了大行情,也无论你的自信程度有多高,你都必须既实现对单品种初始头寸杠杆倍率的控制,又实现对整体账户总杠杆倍率的控制。下面我会告诉你为什么。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先给出计算实际杠杆倍率的两个公式:
1、实际杠杆倍率=仓位比例×理论杠杆倍率;
2、实际杠杆倍率=持仓总市值/帐户总资金;
在第1个公式中,
仓位比例=保证金占用金额/账户总资金;
理论杠杆倍率=持仓总市值/保证金占用金额=1/保证金比率;
将仓位比例和理论杠杆倍率代入公式1,即可得到公式2。因此,二者是等价的,这是就整体账户的总杠杆倍率而言的。对于单品种杠杆倍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单品种杠杆倍率=单品种持仓市值/账户总资金
因为“持仓总市值”等于“单品种持仓市值之和”,所以整体账户的总杠杆倍率也就等于各单品种杠杆倍率之和。用公式表示就是:
整体账户实际杠杆倍率=∑各单品种杠杆倍率
有朋友会说当各个持仓品种走势负相关的时候,其杠杆倍率会互相抵消,因此整体账户的总杠杆倍率可能会小于各单品种杠杆倍率累加之和。朋友们,这种情况基本可以不予考虑。以期货市场为例,总共不到20个可交易的品种,其走势几乎从来都是齐涨共跌的,对于大级别的牛市或熊市来说尤其是这样。以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划分为例,如果二者的走势是相反的——即一个走上升趋势,一个走下降趋势——那么可以断定,这两者均不会走得太远。换言之,它们所运行的一定是小级别行情,非大级别行情。真正的牛市或熊市,工业品与农产品一定是齐涨共跌的,这一点可以从CRB延续指数的周线图上清楚地看得出来。
我还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是趋势跟踪交易者,不是所谓的“套利”者。也就是说,我们所持有的头寸要么全部是做多的,要么全部是做空的,极少会出现部分品种做多、部分品种做空的现象。而且实践证明,一旦我们这样做——即部分品种做多,部分品种做空——我们一定赚不到大钱。事实一直如此,因此我们总是把各单品种的杠杆倍率直接相加,即假设它们的走势正相关。
现在回到塑料。假设海龟的持仓是1手,对应总资金的波动是1%,我们来看看他们用多少钱锁定这一手塑料,从而计算出他们所使用的实际杠杆倍率。
X×1%=300×5=1500(元);X=15(万元)。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不难算出海龟如果做内盘塑料的话,他们的初始头寸是用15万元锁定一手塑料!当然,如果账户规模是30万元的话,那么初始头寸就是2手,以此类推。
不要吃惊,没错,是15万元!1手塑料的市值=10000元/吨×5吨/手=5万元,那么他们初始头寸的杠杆倍率=5万元/15万元=0.33倍。
在行情软件页面键入ATR,这个指标会自动显示出来。因为这个值每天在变,所以取20日指数平均。基于同样的原因,海龟每周依据ATR值调整一次仓位。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实际上不必这么复杂,我们甚至可以不关心ATR值,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接看他们所使用的杠杆倍率。
如果接下来的市场行为证明他们这笔交易正确,那么他们的极限仓位会扩大到初始仓位的4倍,即1.3倍杠杆。这有3种计算方法:
(1)0.33倍×4=1.3倍;
(2)当他们持有4手塑料的时候,它们锁定每手塑料的资金=15万/4=3.75万元,
实际杠杆倍率=单手持仓市值/单手分配资金=5万元/3.75万元=1.3倍;
(3)还可以这样计算:
实际杠杆倍率=持仓总市值/账户总资金=(5万元/手×4手)/15万元=1.3倍;
上述计算方法没错吧?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外汇,统统都一样,我在这里所讲的是关于仓位控制最核心的问题。
如果仓位出现可观的初始利润,而且看样子行情仍有发展余地,那么海龟还会把仓位再放大3倍。也就是说,他们的极限总杠杆倍率是3×1.3=4倍。这就是他们的最大“胆量”,他们管这个叫“帐户满仓”,而把前面约1.3倍的杠杆倍率叫“单品种满仓”。所以你瞧,他们就这点胆量。难怪他们叫“海龟”——当然,也难怪他们如此成功。而我们一般交易界的朋友,却胆大包天,天天都是8倍、10倍的杠杆,乃至20倍、50倍、100倍的杠杆,彷佛我们比全球知名的交易家都伟大。但事实如何呢?人家是伟大的交易家,我们却破产了。
下面再说一下海龟们的止损方案。
有人认为海龟的初始头寸每波动一个N值,对应账户总值1%的波动;而他们采取逆向波动2N值为止损点,所以每次止损额应该是账户总值的2%,当其持仓量放大为初始头寸4倍的时候,止损额应该是账户总值的8%。但实际上,因为他们把仓位放大4倍的过程是渐进的,即每隔0.5N加仓一次,而止损位只与最后一笔进场的成交价保持2N的距离,所以实际上的损失并没有8%那样大。下面仍以塑料为例说明问题(假设海龟做多):
第一笔进场价为Y,数量1手;止损价为Y-2N;(塑料Y=10000元/吨,N=300元/吨)
第二笔进场价为Y+0.5N;数量1手,2手合并止损价为Y+0.5N-2N=Y-1.5N;
第三笔进场价为Y+N;数量1手,3手合并止损价为Y+N-2N=Y-N;
第四笔进场价为Y+1.5N;数量1手,4手合并止损价为Y+1.5N-2N=Y-0.5N;
好了,假如现在市场价格触发了合并头寸的止损价Y-0.5N,那么海龟会把4手塑料全部平仓,假设成交价也是Y-0.5N(当然这不可能,这里忽略误差),那么第一笔亏损0.5N,第二笔亏损N;第三笔亏损1.5N;第四笔亏损2N,合计亏损5N,平均每笔亏损1.25N=1.25×300元/吨=375元/吨。
总止损额=375元/吨×5吨/手×4手=7500元。
损失百分比=7500元/15万元=5%<8%
损失百分比还可以这样计算:
平均每笔亏损375元/吨,塑料的初始市价为10000元/吨,即价格下跌375/10000=3.75%,那么损失百分比=3.75%×1.3倍杠杆=5%<8%
诸位看到了吗?海龟采用1.3倍这样低的杠杆,又是采用如此谨慎的仓位控制策略,尚且一次性止损掉总资金的5%,如果换作是你,又将如何呢?有人说海龟之所以一次性止损比例太大是因为止损价格范围定得太宽,如这里是375元,即3.75%。可是诸位想过没有,3.75%的价格波动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也许一个隔夜的逆向跳空缺口就完成了。
现在总结上面的话,海龟所使用的杠杆倍率依次是:0.33倍——1.3倍——4倍。
而实际上,我几乎可以肯定,海龟经常会停留在1.3倍的杠杆,不肯再加仓了。4倍杠杆只是极限值,不是常态。那么4倍杠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做理论杠杆倍率为100倍的伦敦金,你必须把仓位比例限制在4%,试问有几个人是这样做的?
下面以上海橡胶为例,继续阐明这个问题。
2011年12月初,沪胶市价25000元,每点波动对应5元人民币(即每手5吨之意),每手市值12.5万元。沪胶的ATR值是1000,也就是说,最近20天以来,它平均每天波动1000点,每手波动5000元。
X×1%=1000×5=5000(元),X=50万元。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不难算出海龟如果做内盘橡胶的话,他们的初始头寸是用50万元锁定一手橡胶。如果是用100万元账户的话,那么初始头寸的规模是2手,以此类推。
他们初始头寸的杠杆倍率是多少呢?很简单:
12.5万元/50万元=0.25倍。
你感到吃惊吗?是的,没错,0.25倍的杠杆。
当市场走势证明海龟正确,他们会在“单一品种上满仓”,也就是仓位扩大为初始仓位的4倍。这时候,锁定每手橡胶的资金(记住这是总资金平均下来的,不是保证金占用数值)下降为:50万元/4=12.5万元。他们的杠杆倍率=12.5万元/12.5万元=1倍。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把期货当作现货来做了。
上面的新杠杆倍率还可以这样计算:0.25倍×4=1倍,和上面通过市值计算是一样的。
而如果我们的帐户中有50万元,就敢满仓持有40手,而不是海龟的4手。所以,你们看,在胆量方面,海龟确实不如我们啊!
总结沪胶的例子,我们发现海龟所使用的杠杆倍率依次是:“0.25倍——1倍”,和前面“0.33倍——1.3倍”的规模是不是差不了多少?
再举股指期货的例子:
2011年12月初,IF指数的ATR值为50,每点300元,每手每天波动50×300=1.5万元。按照海龟杠杆倍率的中间值——1倍杠杆计算,每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市值=2500点×300元/点=75万元,那么,锁定一手股指期货的资金也应该是75万元。换言之,如果你有150万元,你最多只能持有2手;若有750万元,最多持有10手。可是事实上我们的“投资者”们是怎样干的呢?他75万的资金,敢持有6手以上!其盲目与鲁莽一目了然!
有朋友问糖的问题。他有10万元资金,让我帮忙设计仓位控制方案。
诸位,我想在这里插上一句:通常传说中“以小搏大”的说法是带有欺骗和误导性质的,所谓“哄死人不偿命”。事实上我没见过有几个人把小账户搏成大账户,相反的事倒是见过不少。
如果这位朋友只对糖一个品种感兴趣,即他不想为别的品种预留资金,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整个账户只做一个品种——糖——的仓位控制方案。
我发现有些朋友总是把大资金和小资金区别对待,并且对大资金的运作方法充满了神秘感。可是朋友,请你相信我,大资金和小资金在资金管理方面没有任何不同。你必须把小资金当作大资金一样谨小慎微地对待,甚至于比运作大资金还要更谨慎,它才能有机会成长为大资金。事实上,以内盘为例,小资金的账户根本不应该做铜、胶、金这些大品种。否则的话,以铜为例,它每手的保证金为3万元,你刚好有一个5万元以下的账户,如果你建仓1手铜,此时你的杠杆倍率是多少呢?——不说你也知道:你的杠杆是8~10倍。就是说,你比海龟能耐多了。
大品种会导致建仓1手就满仓,即冒10倍或接近10倍杠杆放大的风险,从而导致风险失控,这就是小资金不能做大品种的原因。所以朋友,无论你账户上有多少钱,都是一样的,仅仅是倍数关系而已。你只需要搞清楚你所使用的实际杠杆倍率究竟是多少就完了。
2011年12月8日,郑糖sr205合约收盘价为6275元,每手市值=6.275万元,你先投入6275元的保证金,建仓1手。这叫初始头寸,注意你的杠杆倍率是0.6倍,比海龟还大。
如果市场证明你是正确的,可以再增仓1手。此时,你的实际杠杆倍率超过了1倍,相当于你在做这只叫作“郑糖”的股票,已经满仓了。
现在请大家忘记郑糖是期货合约的事实,你就把它当成一只股票,100%保证金,杠杆1倍,然后扪心自问:这笔交易你保证能赢吗?你一定能战胜它吗?恐怕未必!
如果事实证明你是正确的,情况正在向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是需要加仓,而是要面临止损出局的问题了。现在,假设你有了不错的初始利润。大家要记住:初始利润通常不是用来兑现的,而是应与初始头寸一起放在账户里,准备迎接接下来必将出现的回撤和震荡的——这是必须经历的考验和必然支付的代价。如果你轻易地兑现了初始利润,那么你那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或“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优势持仓心态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更糟的是,如果你在“收割”初始利润之后,发现价格的趋势运动并没有结束,你就会在它的诱惑下再度进场。这一次,因为你持有的是失去浮动利润保护的新头寸,其成本价与市场最新价非常接近。那么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逆向波动,你就可能被迫止损出局了……类似这样的错误连犯几次,就足以把之前的利润全部回吐殆尽!所以,如果你在一波明显的趋势行情中做了一次短线,就会被迫一直不停地做下去,直到这波行情结束为止。这个问题属于如何持盈的范畴。在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里,我们以“系统锁定”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每变动一次仓位,你都必须知道你所使用的实际杠杆倍率究竟是多少。杠杆是多少,风险就是多少。
当你持有4手糖的时候——注意,按照前面所讲的,这已经是极限了——你的杠杆倍率=持仓总市值/账户总资金=6275元/吨×10吨/手×4手/10万元=2.5倍。注意,这就是你需要警惕的时候,不能再轻易加仓了!3~4倍总杠杆倍率是高风险区,超过4倍,在止损出局的时候,就会遭受重创。倘若你的止损范围定得过窄,又太容易被触发。总之,你将会左也不对右也不对,怎么做都不对。问题的根源,就在你所使用的过高的杠杆倍率上。
第二节资金管理的圣杯——股期汇三级控仓方案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借此机会来设计一套分别适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三大金融交易市场的仓位控制策略,我们称之为“资金管理的圣杯——股期汇三级控仓方案”。之所以说它是资金管理的圣杯,是因为这套控仓方案,结构稳健,构思缜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从实战效果来看,如同我们的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一样,完全量化,简洁明晰。就可操作性而言,后人很难超越,因此堪称资金管理的圣杯。这套控仓方案的具体设计是:
期货交易单品种初始头寸杠杆倍率=0.25(第三级控仓,轻仓)——0.5(第二级控仓,重仓)——1(第一级控仓,极重仓);
外汇交易单品种初始头寸杠杆倍率=0.5(第三级控仓,轻仓)——1(第二级控仓,重仓)——2(第一级控仓,极重仓);
A股交易单品种初始头寸杠杆倍率=0.125(第三级控仓,轻仓)——0.25(第二级控仓,重仓)——0.5(第一级控仓,极重仓);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三个公式的具体含义。
以期货交易为例,我们不难看出0.25倍的单品种初始头寸杠杆倍率完全是借鉴海龟控仓方案的结果。当然,实战经验也告诉我们,这也是我们用于“试探性交易”所能采用的最令人“感到舒服”的杠杆倍率。
举例来说,一个20万元的账户,建仓1手市价为10000元、合约乘数为5,即市值为5万元的塑料,其杠杆就是0.25倍(5万元/20万元=0.25)。如果是40万元的账户,同样采用0.25倍的杠杆,那么起手就应该建仓2手。如果是100万元的账户,初始头寸就应该是5手……随着账户规模的扩大,初始头寸仅仅按倍数关系放大而已,这就是“第三级控仓”,也叫“轻仓”。实战证明,这是非常舒服的初始头寸规模,通常可以用于“试多”或“试空”交易,错了就止损,对了就再择机加码。
如果一段时间内行情比较流畅,交易也比较顺手,那么不妨一出手就在刚才头寸规模的基础上把持有量增大一倍,即直接使用0.5倍的杠杆,这叫作“第二级控仓”或“单品种重仓”。为什么叫“单品种重仓”呢?因为我们通过实战发现,这样的仓位无论盈亏,数额都比较大。可以说赢会赢得满意,亏会亏得心疼,所以说0.5倍的杠杆是“重仓”。
我建议新手只采用前两级控仓。“第一级控仓”或“单品种极重仓”一般只留给交易老手使用,而且只用于行情级别较大、胜算极高的场合,其它情况下应尽量慎用、少用。而一旦我们在操作中遭遇挫折,就应该迅速向小的杠杆倍率靠拢。比如说我们原本采用0.5倍的单品种初始杠杆,如果出师不利,就应该立即退回到0.25倍,直至稳住阵脚为止,这叫作“减量经营”。如果这样仍然不能遏制住亏损和失败,就暂停交易,休息一段时间后择机再战。
因为内盘商品期货或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幅一般介于0~5%。A股市场个股的波幅是商品期货或股指期货的2倍,即一般介于0~10%。外汇市场波幅通常是内盘期货市场的一半,即一般介于0~2.5%。所以,将内盘期货市场三级控仓方案中的杠杆倍率分别乘以2,就得到外汇市场的三级控仓方案;除以2,就得到适用于A股市场的三级控仓方案。
在品种选择上,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外汇交易,建议均以不超过4个品种为宜。这样,将上述分别适用于股期汇三大市场的单品种初始头寸的三级杠杆倍率分别乘以4,就相应地得到整体账户合并初始头寸的三级杠杆倍率。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兼顾单品种初始头寸的控仓与账户的整体控仓。前者代表对单品种风险的控制,后者代表对账户整体风险的控制。两个目标都要达到,不可顾此失彼。以期货交易为例,如果持仓品种为4个,则单品种杠杆倍率应介于0.25~0.5倍之间,个别品种甚至可以稍微超出0.5倍。如果持仓品种增加至8个,则多数品种的杠杆倍率应向0.25倍靠拢。少数品种可以是0.5倍,但不宜存在杠杆超过0.5倍的品种。否则的话,整体账户合并初始头寸总的杠杆倍率就会超出我们在常规情况下为它所设定的限制水平——2倍。
以上的全部讨论都是针对初始头寸的仓位控制而展开的。如果初始头寸建好以后,接下来进入止损环节,则立即止损;如果进入持盈环节,则视行情级别大小,我们还可以随着行情的发展而不断加仓。行情级别越大,价格波动的空间越广阔,时间越持久,则加仓点就越多。只要交易系统不翻转,我们就一直持有仓位不动摇。用斯坦利·克罗(StanleyKroll)的话说就是:“成功的交易者跟绝大多数可怜的交易者不同——他们在客观的技术指标证实新的趋势确实出现后才上车——而且一直待在车上。待多久?要多久才算久?这个问题问得好。答案是:只要趋势继续对自己有利,在交易系统未发出平仓信号之前,系统交易者都必须持有仓位,不管是几周、几月还是几年!”
我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加仓点都必须选择在“临界点”(详见《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加仓之后交易品种立即出现大的价格位移,从而使新增加的仓位快速脱离成本区,处于浮动利润的保护之下。交易者如果不刻意选择临界点加仓,而是胡乱加仓、即兴任意加仓,就会导致新增加的仓位迅速出现浮亏,该浮亏又会急剧扩大,严重侵蚀老仓利润。最遭的情况是使合并头寸出现总体亏损。这样的话,交易者就不得不全部止损,仓皇出逃——国内交易软件总是默认先平旧单,后平新单,所以交易者平新留旧的愿望不会实现——这就是不当加仓所导致的“三振出局”现象。
加仓量的问题,根据我们的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如果出现同级别的加仓信号——假如依据日线图上所发出的“三级信号”进场,当日线级别的回撤结束,趋势再起,即日线级别的加仓点出现——则等额加仓。例如初始头寸为2手,那么就加仓2手;当下一个同级别的加仓信号再次出现,仍然加仓2手。总之每次加仓量以不超过初始头寸的规模为原则,这叫作“等额加仓”。如果出现次一级的加仓信号——假如依据日线图“三级信号”进场,加仓临界点在小时图上出现——则金字塔加仓。例如初始头寸为2手,则加仓1手,每次加仓量以小于初始头寸和上次加仓的数量为原则,这叫作“金字塔加仓”。
如果交易者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加码,则很容易弄巧成拙,效果还不如不加。掌握在正确的时机加减码,代表金融交易的最高境界。
如果交易者严格按照期货交易的三级控仓要求来做,使之落到实处,那么就可以把由于单品种操作失败所导致的损失限定在总资金的1~2%,并且可以把整体帐户总的风险水平置于可控状态。以10万元的账户为例,假设持有0.25倍杠杆的某个单品种,倘若价格逆向波动1~2%,就会导致整体账户出现0.25~0.5%的损失,即该品种浮亏250~500元。如果总共持有4个相同杠杆倍率的品种,那么总亏损就是1000~2000元,占总资金的1~2%。因此,对初始头寸实施分级控仓的真实含义,就是使每次的止损额不超过总资金的1~2%。如果采用较高一级的控仓标准,如0.5倍杠杆,则相应的收益和风险都会翻倍;但就总体而言,依然是处于可控状态的。如果说每次止损额不超过总资金的1~2%是交易界普遍认可的止损原则的话——尽管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的实际止损额可能会低于这一数值——那么,0.25或0.5倍的杠杆倍率就成为期货交易初始头寸控仓标准的必然选择。而这,与期货经纪公司所执行的保证金比率或理论杠杆的高低无关。
懂得了期货交易的三级控仓方案,那么外汇交易的三级控仓方案也就不难理解。以一个10万美元的外汇账户为例,如果想要交易欧元/美元,那么无论做多还是做空,这个账户应该持有的正确的仓位量是多少呢?按照上面设计的外汇交易控仓标准,这很容易计算。以10万欧元为1个标准手,按照当前1:1.25的汇价计算,那么1手欧元/美元的市值就是10万欧元或12.5万美元。用12.5万美元除以10万美元的账户总资金,不难得出实际的杠杆倍率为1.25倍,这个数值大于1倍,属于“单品种重仓”。虽然整体账户总的杠杆倍率尚未超限,但对欧元/美元这一品种而言,却无法再增仓了。如果持有2手,那么单品种杠杆倍率就会升至2.5倍,超过2倍这一“单品种极重仓”的标准了!所以,该账户持有欧元/美元的数量,只能是1手,不能是2手。同理,对于一个10000美元的微型账户而言,它持有欧元/美元的数量,只能是0.1手,不能是0.2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单品种仓位的轻重,和整体账户总仓位的轻重。这叫作“控仓标准化”。
下面再来看A股股票的三级控仓方案。个股单品种初始头寸0.125倍的杠杆,实际上就是以八分之一的资金买入一只股票,同时持有股票的总数量以不超过4只为宜,这种控仓方案简称为“八分之一乘四”模式。当然,也可以演变为“八分之一乘一”、“八分之一乘二”、“八分之一乘三”或“四分之一乘一”、“四分之一乘二”模式,道理相同。但是,最好不要采用“二分之一乘一”模式。因为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八分之一乘四”和“二分之一乘一”模式同样是把整体账户的合并初始头寸限定在半仓以内;但是我认为,无论怎样说,用一半的资金买入单只股票的风险都太大了。当然,这是就初始头寸而言的。如果是随着行情的发展多次加仓,而且每次加仓都被证明为正确的,那么不要说在单只股票上投入一半的资金是允许的,就是满仓,甚至再融资一倍都是允许的。我们反对的是在初始头寸上“重拳出击”。我们认为,在初始头寸上下重手是一名交易员不成熟的表现。
想必朋友们都已看出“标准化控仓”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可以象拼积木一样,用同样的方法,管理任意规模的资金——其间的区别,不过是仓位按倍数关系变化而已。并且资金的规模越大,就越是有条件选择较低的杠杆倍率。我再强调一次:大资金和小资金在仓位控制方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小资金更容易死,没有理由应该冒比大资金更大的风险。相反,因为仓位调整的余地很宽,越是大资金就越容易操作。对我来说,无论是百万、千万,还是十亿、百亿规模的账户,其仓位的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我们这里所讲的控仓方案,对任意大小的账户都适用。对于超大规模的资金,我会将它分散到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中分别去运作。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大资金就有什么了不起,或者大资金的操盘方法有什么神秘之处。相信我:操盘大资金比操盘小资金更容易、更主动。这叫作“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第三节轻仓长线交易策略的本质是依靠复利机制走向成功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外汇交易,其仓位控制方案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即稳健、保守的特性,和“分批进场,总体轻仓,择机加码”这个12字诀。大家总是误以为“高胜算高仓位,低胜算低仓位”;或者“高胜算高杠杆,低胜算低杠杆”。不是那样的,朋友们,不是那样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高胜算低仓位,低胜算零仓位”。您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吗?要知道稳健的仓位控制方案,是我们在金融市场里生死存亡的关键。在金融交易中,以为高胜算就不需要控仓是极大的误解。事实上,你任何时候都必须控仓,仓位失控就是心态失控。关于这个问题,赖瑞·海特(LarryHite)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价格预测系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对待交易,在投机市场上长期占有概率优势,而不是孤注一掷,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重仓、短线、逆势、死扛,是金融交易这行导致交易者爆仓和失败的四项关键词。这四个词,每一个皆有无量义,值得我们咀嚼一生。当代最伟大的交易家杰西·利物莫(JesseLivermore)就是失利于重仓交易,没错。后来的杰出交易家可以说全都是他的学生。他们在吸取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用了类似于以上所述的稳健保守的仓位控制方案,所以一个个成就斐然。
朋友们,我们应该学习伟大作手杰西·利物莫的一切优点,唯独他老人家“大手笔交易”的习惯不仅不能学习,还要竭力避免。其实,我们通常所谓的“掌控心魔”,大家知不知道指的是哪个魔?就是“急于赚钱”这个魔啊,不是别的什么魔。我们为什么重仓?因为急于赚钱;为什么短线?因为急于赚钱……总之,许多的愚蠢,无数的失败,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上。通过重仓,你在一波趋势行情中,用极短的时间,可能会赚上好几倍。但是,只要你缺乏仓位管控的意识,可能很快就会在下一次交易中遭受巨额损失甚至爆仓,是不是这样啊?就算你有止损准备,但是一次重创,两次重创……连割几次大肉,你的资金大幅缩水,结果就如高位截瘫一般,你再也难以翻身了,对不对啊?因此说,金融交易的重点不在于一时的盈利,而在于长久生存并盈利。稳健的仓位控制方案为一切成功交易者所必须。
通常“重仓赚快钱”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用错误的方法赚钱,因为这从策略品质上来讲就是错的。重仓是失败的第一根源。我们应该采用即使判断失误也不至于招致重大损失的仓位控制方案,而不应该采用那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仓位控制方案。有人会说,在期货交易中使用1倍杠杆我还不如直接去做股票或商品现货好了。没错。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即使把期货当作现货来做,100%保证金,1倍杠杆,你就保证能赢吗?那种连续出错所导致的止损,是你能承受得起的吗?你如此一想就会豁然开朗:原来杠杆这个工具,更多的是摆在那里让人看的,而不是让人用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对杠杆采取“存而不用”的办法。只有在胜算极高且优势已备的情况下,才能采用有约束的杠杆倍率,比如2~4倍……但这就是极限了,不要轻易变得更高了,否则风险会失控。根据我的研究,但凡成功的交易家,都是采用我们前面所说的比较偏向于稳健甚至保守的仓位控制方案。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外汇,在这三大市场交易的原理相同,区别只在于杠杆。你把仓位比例降下来,全部或部分地抵消杠杆,三者不就都一样了吗?个人认为,保证金交易的奥秘就是把它当作非保证金交易来做,适当的时候把杠杆工具“存而不用”。如何存而不用呢?就是如果理论杠杆为10倍的话,仓位比例轻易不要超过10%;如果理论杠杆为100倍,仓位比例轻易不要超过1%。总之,你每时每刻都要知道你所采用的实际杠杆倍率——也就是你所冒的风险——到底是多少。把仓位降下来,即使利润缩小许多,你也不要后悔,因为你走的是稳健之路,你可以在这行活得更久,你是在做正确的事。所以,即便是整体账户总的杠杆倍率只用1倍,也不应该被嘲笑。如果我们今天不在这里给出正确的仓位控制方案,让你知道你的仓位的最高极限在哪里;那么在保证金交易的世界里,你无论如何努力,也无论怎样做都不会成功。这就是资金管理的圣杯——股期汇三级控仓方案的意义所在。
关于短线频繁交易,对治它的良药是系统化交易。首先管住我们那颗“急于赚钱的心”,这个毛病就好一半了;遵循交易系统,又会好了另一半。有些朋友存在“急于回本”的想法,并在它的驱使下不自觉地频繁交易,或在明知市道艰难、盈利不易的情况下,仍然试图依靠技术优势,从市场中强行取利——后者称为“强行交易”。事实上,“急于回本”也是“急于盈利”心态的一种,它和急于通过交易来摆脱生活困境的想法没有太大区别。虽然有些人潜意识里有追求失败的倾向,或下意识地追求频繁操作本身——哪怕是赔钱——所带来的刺激,但还是比较少见。频繁交易或强行交易最主要的动机还是“急于回本”或“急于盈利”。一定要清楚地认识这个敌人的本来面目才能安全地从事交易。如果一个交易者同时拥有“重仓+短线”这两种嗜好,那么亏损将是乘法效应,速度是极其惊人的。
关于逆势交易,由于5/10/20日均线的共振多排或反振空排是我们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的四级做多或做空信号,所以我们一般不逆20日均线的方向交易——除非价格相对于20日均线严重超涨或超跌,也几乎从来不逆“K五十”(详见拙着《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第二卷)系统的方向交易。一般说来,除了无知所导致的逆势交易之外,但凡有意为之的逆势交易,其心理动机不外乎有两种:一是企图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做多在最低点或做空在最高点;二是想证明自己的英明正确,并且打算一旦侥幸成功之后以之作为向他人炫耀的谈资,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所有的逆势交易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在跌停板做多或在涨停板做空(这里仅是指存在涨跌幅限制的市场)。何谓跌停板?就是指市场出现买盘为零、多空力量极度失衡的局面,涨停板与之类似但方向相反。不难想象,达到涨跌幅限制的品种次日继续顺势大幅位移的概率很大,故其对逆势盘有着致命的杀伤力。
关于止损,需要注意如下问题:第一,是止损的金额不能太大,即在仓位既定为轻仓的前提下,止损的范围不能设得太宽。大家要学会在交易技术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设定止损。最常用的止损设置方式有两种,即以“标志性K线”的开盘价为止损价,或在锁定初始头寸的微观出场系统出现反转时止损。关于止损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频繁止损。这需要严格限制交易次数;因为交易质量与交易数量成反比,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例外。克制短线频繁交易的利器是系统化交易。系统化交易最大的优势是客观——进场点客观,出场点同样客观。金融交易是关于胜算的游戏,身为交易员的职责,就是找出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和稳健的资金管理方案,从而把这场游戏持久地玩下去。在金融市场上操作不能凭主观愿望,一定要信任交易系统。因为我们的系统是趋势跟踪交易系统,所以信任系统与信任趋势等同。
一旦找到正期望值的、千锤百炼的高效的交易系统——正如我们的技术性“圣杯”交易系统所表现的那样——金融交易将从此变得相对简单。我们日常要做的事,就是遵循系统而已。这样的话,就能在交易简单化的前提下,享受正常的个人生活。否则,交易的结果就会是一团糟,由此连带个人生活也成为一团糟。想想看,那些在交易系统明显对之不利仍然还持有头寸、一心渴望全身而退的交易者,他们的内心该是何等的煎熬。这些交易者不仅仅是不懂交易,他们也不懂得生活。他们难道不明白,身心的煎熬本身就是生活质量很糟的表现吗?为什么不直接认输从而获得解脱呢?只有头寸被市场证明是正确的,并且正在向着良好的势头发展,耐心持有才谈得上是一种美德,否则的话,对于错误头寸不恰当、不正确地“耐心持有”只会给我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包括金钱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损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做到早砍仓早省心,犹豫不决不是一名合格的金融交易员应有的表现。
在金融交易的6项关键环节——待机、顺势、控仓、止损、持盈、止盈里,交易系统只能解决除“控仓”之外的其余5项,却无法解决控仓问题。控仓问题需要单独解决,因为控仓依赖的是人的自我管理,无法被纳入技术性交易系统;只能纳入广义交易系统——即包含仓位控制方案的交易系统。我在《金融交易学》第一卷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重仓必短线,长线必轻仓;吃足重仓苦,才能不重仓”,不知道大家是否还都记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重仓与系统化交易的要求格格不入,也可以说是系统化交易的天敌。因为当你仓位过重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理念:“轻仓长线、趋势跟踪、系统锁定”。除非你一进场做多就涨停,或者一进场做空就跌停,你的初始利润规模庞大,相对于其它交易者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这样你才能心态良好的把重仓拿下去。若非如此,你无论如何都坚持不下去的,因为你不能经受哪怕是一点点的逆向波动,所以亏损或三振出局就成为必然。
为什么要提倡“轻仓长线、趋势跟踪、系统锁定”?这涉及金融交易行为的本质。其中“轻仓”是为了反对重仓而提出来的,“长线”是用来对治短线频繁交易的——其实我们的持仓周期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长线,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波段持仓而已。但即便如此,也已经与短线和超短线交易者明显地区分开来。所谓“趋势跟踪、系统锁定”,就是要求客观化交易,其意义自不待言。有些朋友会问,在轻仓的条件下,我们如何盈利呢?换言之,我们究竟如何做才能赚到够多的钱呢?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赚的是价格移动的空间的钱——价格移动的空间越大,赚的钱就越多——所以我们总是专注于捕捉较大级别的行情。因为我们不能重仓,是轻仓操作,那么价格移动的空间大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就是对轻仓操作所导致的利润减少的一种“补偿”。但是,价格的大幅移动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所以在出现浮动盈利的前提下,我们的持仓时间要尽可能长,让价格移动得以有时间完成。
但是“长线”又不能走过头,以至于来回坐电梯。所以,我们必须对于何时出场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圣杯”交易系统量化出场时间的意义所在。同理,空谈“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也是无用的——谁都知道应该“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问题在于出现什么情况时应该截断亏损,以及应该让利润奔跑到何时何处。所有这些,交易者只有在掌握“圣杯”交易系统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当我们依靠圣杯系统,通过轻仓长线积累了一笔又一笔的利润,我们的账户资金自然会不断壮大。这时,同样的控仓方案,例如单品种初始头寸0.25倍的杠杆也好,或0.5倍的杠杆也好,其相应的头寸规模就会随着账户的不断成长而越来越大。这种效果就叫作——“复利”!事实上,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交易员都是依靠复利机制走向成功,而不是依靠重仓短线。轻仓操作是为了保证账户的安全性,而重仓豪赌却是以牺牲账户的安全性来追求暴利,所以灰飞烟灭是其必然结果。
从现在开始,我提出“操作规范化=进出圣杯化+控仓标准化”的概念,这个要成为我们的操盘纪律,不可以违犯。金融市场是最好的拳击手。你和它比赛,需要过硬的技术、高明的策略,以及耐心、纪律的配合等等——总之,你必须要一切都做对才能赢它,而做错一件事就足以导致失败。因此说,不能采用那些有安全隐患的仓位控制方案。你怎么判断是一回事,是否正确还需要市场来验证。
所以,要想提高仓位,你只能在初始头寸被市场证明为正确的情况下,在图表上再有同级别进场信号出现时等额加仓,或在次一级进场信号出现时金字塔加仓,才是明智的做法。金融交易的残酷性犹如用兵打仗。你必须懂得这一行的绝对真理才行。你不能看见一个人赚了大钱就贸然跟他学交易。你要看他对自己的操作体系能否说上来个一二三,以及他所说的是否符合金融交易的基本原理。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分辩得出这是一个真正的赢家,或仅仅是一个撞了大运的傻瓜而已。
一般而言,我们不预设年度盈利率。我们的年度盈利率,是一次又一次的盈利和亏损自然累加的结果。同理,我们也不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在意的是长期的总的交易效果。我们不急于盈利,而是让盈利自己送上门来。我们也不急于发财,因为我们最终必将发财。我们的这种态度,来自于对复利的信心。诚如青泽先生在他的名作《十年一梦》中所言:“在期货市场中赚大钱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时间。
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重仓交易者企图战胜时间的束缚,一夜暴富。辉煌的成功依靠的是以命相搏,这往往是短暂的。一次意外,就会命丧九泉。金融交易的秘诀在于很好地利用复利机制。”在波谲云诡的金融市场里,我期待你能走得更远。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检查你的交易系统和仓位控制方案,二者是否皆是可持续性的?最后,我要把一句话送给在座的各位,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我希望你们今后能经常在心里默念这句话。这句话就是——“何以保命?唯有轻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