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发展不易,创新任务很重,期货公司发展到今天碰到瓶颈,步履维艰,必须要创新。
第一,期货经营机构创新转型和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期货经营机构的参与主体不够多元,缺少市场需要的做市商、交易商,是小范围的小众市场;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不够丰富,助推期权市场落地;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够广泛,盈利空间受到压挤,传统经纪业务、依赖传统通道业务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期货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第二,期货经营机构创新转型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机遇。期货经营机构要向做市商、交易商转变,促进期货公司向资产管理机构转型,不仅可以开展期货的自营,也可以开展资管服务,投资策略的多元化;促进期货公司向风险管理机构转型;促进期货公司向金融衍生品服务商转型;促进期货公司向互联网金融提供商转型;促进期货公司向国际化经营机构转型。
第三,期货经营机构创新转型和发展离不开立法推动。
期货管理型基金
越来越多的期货管理型基金产品被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投资者可以通过增加多样性来降低整体风险,并通过增加风险来调整报酬率。
1971年,美国全国期货协会(NFA)成立,标志着管理期货行业的正式形成。1975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成立,开始对商品交易顾问(CTA)和商品基金经理(CPO)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管。随后,期货基金行业的资产开始增加,市场交易品种也扩展到债券、货币和指数等金融工具,刚开始只是在美国的交易所内交易,而现在可以全天24小时在全球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拥有更便捷的选择途径,而且也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进行更好的风险控制。
早期的交易者设计了一些零售期货交易产品,但是邓恩却没有,他认为自己不只是一个交易者,而且是一个投资者,所以一直致力于用投资者的观点来管理交易。“投资者有什么希望和期望”是邓恩经常考虑的问题,他反对期货零售管理架构,认为那些产品的费用及成本问题并不受投资商青睐,同时他也认为那些散户会在不了解期货的情况下投资,并在不合适的情况下撤出投资。目前期货管理型基金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然而在某些圈子里仍然没有被广泛接受,邓恩解释说,主要原因是大众不能充分理解期货管理型基金,缺乏相关知识使得投资者很难在资产缩水的过程中坚持下去。
对于期货管理型基金的份额,业界只要求10%的投资组合分配,邓恩虽然也认为“一个多元化投资组合中期货管理型基金应该占到10%”,但他补充说:“这10%在现有程序中是波动的,像通泰的基金中,期货管理型基金占到了30%—40%。”邓恩公司的继任者马丁·伯金(Marty Bergin)也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10%的投资组合分配过于保守,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要比现在更积极,期货管理型基金不是一个独立投资,而是一个长期股权投资。
期货管理型基金在2008年的表现非常强劲,而这一时期美国股市低迷,热衷于股票、债券等传统投资工具的共同基金则表现不佳。2009年,市场呼吁将期货管理型基金纳入主流,虽然后来期货管理型基金也有一些增长,但已经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强劲。
2008年传统投资的形势异常恶劣,尽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期货管理型基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主要投资银行还是迟疑着不去提供这些服务。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费用问题,如果银行在投资者赚不到钱的情况下还向他们收取大量费用,这种平台就失去了意义。期货管理型基金近些年才被接受,投资平台降低收费标准使投资者意识到这种投资方式的意义。对于共同基金,金融机构告诉客户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但他们却没有告诉客户,期货管理型基金是他们想要的东西或他们的需要。
一般人选择有风险的的投资战略目标时,为了在不利因素下有能力在牛市和熊市同时创收,就需要一个减少波动目标的多元化产品,而这一产品就是期货管理型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