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票知识>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中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手段

量化投资中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手段

2019-08-12 23:43:01  来源:量化投资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

量化投资中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手段

时间:2019-08-12 23:43:01  来源:量化投资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来自指标作者和使用者的模糊表述

在笔者看来,技术分析的问题并非是过于模糊导致的解释差异、恰恰相反,它往往是最明确的分析手段,至少比靠预测未来现金流的手段要明确。看看指标的公式构成就能明白,只要参数确定,指标的输出值就一定会确定。如果用程序来做模式识别,就可以做到没有模糊的空间存在。然而股市是不确定的,用确定的东西去预测不确定的事物自然会有胜有败。没有电脑的年代,技术上的小修补与推倒重来没什么两样,模糊的表述就成了最经济的弥补手段。今天看到的每一个技术分析指标都有作者,如何设计、如何解释应用都在于指标作者的主观意愿,所以一切其实都回到了人的身上。

<a href='/lianghuatouzi/'>量化投资</a>中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手段

金融市场确实是一个让人性弱点曝光的地方,贪婪、欺骗的故事不绝于耳。上市公司与保荐代表人想着多圈钱,分析师想着怎样揩辞才能让自已的观点有更多的人买账,主力和散户都想着怎样赚对方的钱。这个领域有好人,笔者就见过很多脚踏实地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但这是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发现的。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角度来说,把投资者接触的业内人士做某种程度的“有罪推定”并不过分。实际上,国内监管层禁止从业人员投资股票本质上也是秉承的这一思路。“不要轻易相信金融从业人员”是笔者给出的建议。任何事情要自已判断对错才是:真正负责的态度。

缺乏说服力的基于“预测”概念的批评与故事的多个侧面“倒车镜里看不到未来”往往是用来攻击技术分析最流行的标语。可能很多人与笔者对此话的第一反应相同,“应该向前看”。多可怕的心理暗示,貌似隐含的焦点无非是预测依托的信息集问题,但实际上却以默认预测模式的可行性为前提。如果这句话的作者当初就是有意为之,我真的很担心与其接触的投资人是否整天都在被其精心的算计。坦白说,向前看也看不到未来,顶多就是当前时间点较远的距离范围。而且,即便是价值投资也没有办法切断历史与未来的联系。这一点我们会放在第三章做出回答。

笔者对“预测”一词相当谨慎,这也是很多谨慎的从业者努力回避的一件事情。作为分析师来说,解释现象就可以出现很多不同的逻辑,能做到给出其认为最为合理的答案并让-部分人接受就已经十分不易。在此基础上还要预测,这简直是强人所难。2007年的“黄金十年”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说错的分析师不还是要厚着脸皮的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接着混饭吃么?这里会有两个更无耻的辩护逻辑:

1.“分析师只是基于当前的信息给出合理的预测,信息出现变化自然要做出修改。”可既然有那么多不确定的事会发生,预测那么远干吗,捧出如此长期的概念误导了多少个人投资者,很难相信这是在心存善念的做事。长期做不好,短期能预测的好么?不妨让那些觉得委屈的分析师开始预测明天的股市涨跌,笔者可以保证时间不用太长其就可以身败名裂。就这么一个长期做不好,短期办不到的行业属性,扭曲出了一个“未来模式”——预测未来半年或一年的点位、估值等等你能想到的东西,一预测对了沾沾自喜、预测错了更改预期,再不济还可以让这个未来的时间点定期往后推移、长期不能达到,反正投资者往往没那个兴趣拿历史较真,再加上动不动还可以拿出历史上预测对的结果迷糊一下客户,所以也没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当然,也有十分不幸的研究员,从行业分析师到首席经济学家都有翻船的个案,这就是这份工作的风险所在,必须承受。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工作或许不做比做对社会的正向意义要大。

2.“市场有这个需求,满足需求会有相应的酬劳,分析师也要生存"。这是一个笔者内心可以接受的原因,但显然不见得会被一般社会道德标准所默许。确实,因为扩招政策、生活成本的高昂,很多人都挣扎在社会的边缘。从这个角度看,几乎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谨慎表达的基础上提示风险或许也就够了。当然,这里涉及到了很多“应该怎样”的个人价值判断,而且笔者也有很多分析师朋友,没必要在此纠缠说不清的问题浪费更多的笔墨。“某一数据模式的出现,市场上涨的概率较大,涨多高不清楚也不去预测,直到另一数据模式出现表明市场下跌的概率较大,跌多少不清楚也不去预测。”这种思路有什么问题?笔者根本看不出来。因为从交易的角度来看,所有要件都已经具备。胜率的问题可以用收益率有偏弥补,那唯一过不去的坎就是这种交易方式少了逻辑支撑。谦卑地说,人能了解几个问题?信息有限的条件下又有几分能接近真实?《交易的真相》一书曾经有过一个耐人寻味的个股操作例子。

分析师层面可以有自己的故事,公司新业务可能给业绩带来较为明显的改善,进而给出买入评级,又或者觉得新业务风险仍然较大,虽不看好但为了不得罪上市公司给出了一个持有评级。机构与基金老总们此时正在合谋怎样拉出个技术反弹让小散户们换手站岗,但如何维持合谋联盟的不被破坏却基本上没什么好办法,于是一系列背叛联盟、猜忌的举动让股价走势起起伏伏。个人投资者看到如此上蹿下跳的股价惊呼这个主力真是狡猾的要命,这种洗盘方式有几个人能承受的住?

谁都觉得自己可能是对的,分析师可以说:“早就看出来这个公司不行。”机构大佬们可以说:“人性还是斗不过利益。”散户可以说:“监管层连这样明显的市场操纵行为都不查,还让不让我们中小投资者活了。”可究竟谁对呢?作为投资人在不了解背景的情况下能做出哪种所谓“合乎逻辑”的解读呢?

总结

“在非操纵的前提下,模式是否会出现迁移。在操纵的前提下,指标是否被造假。而且,要以组合的形式依托大数定律进行操作,将异常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压缩。”这才是技术分析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不过这也让技术分析演化到了数量化的层面。实际上,指标本身没有派别。基本面分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指标,这是量化研究的必然结果。真正区分各大分析流派在于其背后的逻辑和参与者所起到的作用。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普林格的技术分析竟然包含了基本面分析师们常用的逻辑。“金融市场和商业周期”这种似乎已经被行业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占据的领域在普林格那里也可以拿来用。宏观组努力寻找的那些先行指数、同步指数、滞后指数他也没有忘了插一脚。货币因素与市场指数、商品期货……但如果停顿在这里就显得十分无趣。首席们努力地寻找着一二阶拐点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如果要有数据支持,那支撑判断的方法算不算数量化一个模式呢?当然了,很多首席丝毫不掩饰自己是做数量化(quants)的高手,于是这些争论似乎也就没有了意义,只剩下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被舆论导向欺骗。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