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和理解股票评论
第一,游戏规则决定投资者行为,交易机制决定了做多才能赢利的思维方式。
制定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为了达到高股价的目的,那么就设计出来只有做多才能賺的机制,如果不是,完全可以设计出来只有做空才能赚的机制,如果要合理股价,就设计出双向都可以交易的机制,而A股从诞生以来到现在的状况,显然是前者。而为什么我们的股票价格永远比较其他市场为高?和我们特殊的股票大部分拥有者的构成有莫大的关系,而这种情况可能在相当的一段时问内还不会改变,所以,A股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 是要高于境外市场的基础还是比较坚实。融资融券和股指数的推出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第二,投资者的习惯决定了判断氛围,其实是人性的弱点使然。
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喜欢听好话,而非相反,此点鲁迅先生的描述非常深刻和到位。人们到美好生活的盼望决定了有选择地吸取信息行为,喜欢听到鼓舞的声音而非相反,看多的声音会比看空的观点受欢迎得多,进而看多的人士比看空的人士受欢迎得多,这在任何一个报告会的假如出现两种观点时候就非常明显表现出来。出此可以得出看多的股票评论员永远比看空的评论员的人数为多,具体到每个评论员的统计来看,也是看多的时间要比看空的时间要多。这个情况在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却有完全不同的实际表现,这是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明。
其实,有心者可以把以前的网络、报纸、报告会等数据进行统计,就能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判断,奇怪的事实是,在中国,连续的、非常确定的、离奇、明显错误观点的人在活跃、持续地进行表演,显然,听众会把该评论员以前的明显错误善良地忘却了。
第三,商业模式决定观点取向,大部分商业机构并没有长期计划。
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企业拥有着,好多企业管理者在非常短的周期里更换频繁,这一事实决定了其思维模式不可能超过他们所经营的时间长度,所以长期经营的考虑不现实。而短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过多地长期的眼光考虑投资者利益,反而是去迎合他们的喜好,这样,只发出多方的声音去迎合而没有空方的位置就能够理解了。所以,看待股评首先要研究股票评论员的所在的机构的盈利模式,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也许就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但这要求判断者要有相当的经验。挑选一个长期经营为指导思想的商业机构甚为重要。
第四,大部分的观点发出者都是受属于以上的商业机构,独立的研究机构现在还找不到生存的空间。
很多投资者都习惯于接受免费的信息而非愿意付费,而独立的研究机构因为得不到生存的经费而难以维计,长期当活雷锋的人又极为稀少,这个时候要取得盈利的话,必然要在免费的基础上用其他的手段来赚钱,这就是很多投资者一边开心地享受免费的信息,一边痛恨地指责黑嘴,谁也没有想到该给诚实的独立机构给以合理的利润,这个社会有没有给长期担任活雷锋之人子报酬?哪怕只有一点点?挑选一个不受到受雇商业机构所左右其观点的、愿意当活雷锋的评论员甚为重要,只是比较难找。
这个不合理的循环还没有被打破。
第五,单个股票的表现更加明显,看空的结论并不创造效益。
大盘的研究尚且如此,单个股票的研究结论就更加明显了,如果看空,既对持有者不利,又对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提高不利,进而不利于在该上市公司取得更多的信息,所以,大部分的研究者都不愿意树敌,这是根本的原因。其实,从概率的角度来看,20%的人拥有大部分的财富,同理,20%优秀的公司拥有大部分的利润,按道理应该是看空的股票报告多,看多报告少才比较正常,但市场恰恰相反,各位看客,你们之所见,事实是这样么?
第六,评论员没有必要承受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是比较大的原因。
有没有勇气来提出不同观点?提出不同观点会有什么结果?在社会活动中,从众心理是本能,是最少阻力的行动,很少能有团体容纳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意见者遭遇的处境深刻地教育了其他人,所以大部分的人被训练成为意见一致。特别是在强大的证券市场面前,特别是在2007年,看空者显得是多么弱小,这是最本质的原因。挑选一个能够承受压力的评论员甚为重要。但是,拥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之特质的人并不多见,而且还有拥有相应之经验,要不就是俗话说的死空或者死多之类。
第七,正确选择评论员的目的何在?
很多人花很多时间阅读众多评论员的观点,但我感觉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对你喜欢的评论员进行研究和选择,多一点冷静和思索未必不是件好事。评论员的目的是吸引眼球?还是追求真实?是为了短期轰动还是长期对读者负责?是迎合还是独立?迎合是容易而且受到欢迎的,独立是痛苦的,不容易受欢迎的,对真实的不懈追求并不是一个轻易的事情,这是每个评论员不同的选择。这也是观众选择不同的评论员的品味。这和艺术领域是何其相似。
正确理解和看待股票评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刻苦的数据收集,这和选择医生是同样的道理,站在医生 杂之上去选择是一件难度极高的工程。正确选择医生,目的是为了健康,正确选择评论员,是步人盈利之路为日的而不是相反。医生的医术是选择的第一条件,更加重要的是什么?是医德。选样股票评论员何尝不是如此?
回顾2007年,看多的观点太多,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市场不断下跌,严酷的事实面前看空者又渐渐增加了,是不是又到了另外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