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搞不好可以关了。”邓公说这句话的目的实际上是鼓励改革,让金融改革的官员大踏步往前走,不要有后顾之忧,具备很大的积极意义。
现在,又有人套用邓的讲话,在呼吁关闭创业板,其实这些人不是在改革,而是在开时代的倒车。改革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时代不同了,创业板虽然趋势不济,但是也造就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
创业板的确存在问题,主要是在于一开始设计创新模式最终没有实施,将创业板又搞回到主板的样子。除了IPO条件稍微低一点,创业板基本上和主板一模一样。但创业板一开始设计并非如此,还有两个制度没有实施,一个是分层,另一个是退市。另外,当时害怕过度投机,所以没有从交易制度上改革,仍然是遵从主板的T+1和涨跌幅。其实如果当时直接实行市场化的T+0和取消涨停板,也许真的就成为了纳斯达克,可惜改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创业板虽然也是成功,但是距离市场化可以说是功亏一篑,所以当深圳交易所不敢做交易制度创新的情况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想尝试创新——科创板。其实个人认为 不如从创业板开始改革更加直接,毕竟创业板的公司已经比之前规模大了很多,业绩更稳定。
如果创业板真的进行制度改革,实行分层和退市制度,那么也许中国的纳斯达克也许真的就出现了,可惜我们的交易所就像小脚女人,不敢迈出正确的一步。我们很清楚纳斯达克是怎么回事,纳斯达克之所以经常牛气冲天,在于其对接OTCBB之类的场外市场。如果纳斯达克里面的股票不好,美国证交会一般冷冷的给予两个选择:“自己走?”“赶你走?”在这两个选择上面纳斯达克的股票最近退市比上市的多。
所以这个制度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这是一把剑,上市公司为了不退市不敢乱来,而执法裁判证交会也没有执法心理障碍。
另一方面这又保护了退市企业的市值,我们总是让股票价格跌到很低再退市,而美国退入场外市场的股票市值依然在,只是不能流通。实际上,就是一种永久性停牌。这当然有好处,因为有市值,至少不会质押爆仓。
只要解决了退市和分层的问题,那么,所谓股权质押危机也解决了,所谓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也解决了,标的市值还会恒定在一定水平,即使退市也能维持现状。
所以交易制度上与国际接轨,认真实行分层和退市是才是建设好创业板的关键。如今只进不出的市场是A股最大的制度性问题(虽然退市有很多新规,但其实看退市制度的效果才是关键,为什么美国能够退市和IPO数量长期均衡,而我们的退市不能做到)。如果有这么好的方法,成熟市场实施也已经驾轻就熟,为什么还要考虑关闭创业板这种无厘头的想法——匪夷所思,而且我们一直不懂,我们的官员为何一直放着桥不走,非要摸石头过河,也许这里面的权力和利益牵涉太多了吧。
我也不知道分层和退市制度推出难在哪里?也许有人觉得制度一推出,证监会只惦记上市,不惦记退市。那么我要说,即使没有这两个方面的推进,现阶段也在不间断IPO。有些事既然成为事实,总要找个能走的方向朝前走两步,否则资本市场就困死在原地了——时代不会停在原地,改革不进则退。
统计数据方面,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50,非制造业PMI53.4,综合52.8。每一个数字都在继续下滑,希望财新方面数据好看点,最近民营方面动作这么多,总要看见点动静,如果数字也不理想。借用诸葛亮《出师表》之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人立马惦记降息,然而昨晚上美联储纪要可还惦记着加息,邻国韩国也加息了,日本虽然还是没动,但也蠢蠢欲动。
全世界都加息,我们降息,算不出后果,总感觉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另外,降准没解决的问题,降息也很难解决,有时候,要讲点时机。如今也不是银行没有钱,是有钱贷出去企业赚还不够付利息。这方面,应该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减税是最简单的方法,政府做减法少干扰就更加简单了,简单的不做,非得挑战高难度。
建议政策路径走直线即可,就像新药学习FDA一样,国外好的制度和经验我们可以直接采纳,能让事情变简单直观的,我们也不必非要摸石头过河。而对于A股市场,点位不是关键,若是企业盈利能够追上来,我们就只需要分红就能满足未来的生活需求,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坏企业在市场上,总归是会害人的,退市是一个资本市场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