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将出售业务部门或资产所得转化为营业收入;将收购支出转化为营业收入;将亏损打包进一个公司或部门,然后出售掩盖亏损;进行互换贸易夸大收入等。
(1)将出售业务部门或资产所得转化为营业收入,常见的手法是将业务部门或资产低价出售,然后由买家将成交价与公允价格之间的差额,用于购买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以增加上市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或者买家不是购买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而是低价向上市公司提供产品服务(如资产返租给上市公司),降低上市公司当期或后期营业成本。
(2)上述手法也可以反过来,将上市公司的收购支出转化为营业收入。上市公司高价收购或者承诺高价收购其他公司的业务部门或资产,卖家将超过公允价格的部分,用来采购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增加上市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或卖家不是购买上市公司产品或服务,而是低价向上市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务,降低上市公司当期或后期营业成本。
(3)将经营亏损打包进一个公司或业务部门,高价出售掩盖亏损,通过内部资源安排,将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亏损或坏账损失,集中在其中某一个子公司或某个业务部门里,然后在适当时候,将该子公司高价出售即可掩盖经营亏损,美化当年利润表,当然,买家也不是傻子,其在购买亏损子公司上付出的高价,上市公司会通过其他途径予以弥补,如借款、担保、项目台作、并购费用、咨询费用等,或者干脆出资收购买家的其他项目。
(4)互换贸易。上市公司高价出售商品或服务的同时,高价采购对方的商品或服务,最好的状态是对方的商品或服务可以和自己的投资项目扯上关系。这样,既产生了营业收入,也产生了投资现金流流出,同时还给对方公司创造了营业收入。
除了商品或服务互换以外,还可能有一些非实物的权利互换,如涉及影视频版权的互换,不同的视频类公司相互让渡影视作品的使用权,但同时自身仍保留相应版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将这种互换分别确认为销售和购买,达到增加营业收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