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政策下,外资机构的动作正在加快。5月14日下午,摩根大通公告宣布,已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寻求建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1%的证券公司,并计划未来数年内,在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00%。这是自2016年摩根大通退出中国证券市场以来的再次回归。摩根大通曾在2011年与第一创业合资成立中外合资的券商一创摩根,其中摩根大通持股33.3%,第一创业持股66.7%。
成立之初,这家结合了优秀外资背景的券商曾被寄予厚望,但在之后的7年中,一创摩根的经营业绩始终不如人意。自2014年开始,一创摩根渐渐与同为合资券商的东方花旗、瑞银证券的业绩拉开了差距,后两者在2016年的全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和3.01亿元,而一创摩根仅为4943万元。
低迷的业绩使得摩根大通决定放弃一创摩根,2017年,一创摩根的股权被全部过户至第一创业,一创摩根随后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简称“一创投行”。在2014年的财报中,一创摩根曾指出“公司的业务范围比较单一”,这被认为是该公司失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外资管理和本土员工造成的文化差异。
从摩根大通高管的多次发言中,可以看出其对于控股的重视。在转让股权后不久的一场记者会上,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曾表示,摩根大通在其他国家多为独资经营而非合资经营,以确保拥有更多的控股权。
在2017年11月金融开放政策公布后,摩根大通表现了积极的响应态度,“我非常期待这一消息公布后可以尽快实施…希望未来的道路会变得清楚,我们有一天可以拥有100%的所有权。”亚太区CEO Nicolas Aguzin说,他表示希望未来可以将在华的收入份额从15%提升至40%。
这一积极态度很快转化为行动,近期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访华后,证监会随后透露消息表示,该公司正在申请设立一家全新的外商投资证券公司,并计划持股51%。5月14日,摩根大通正式发布新闻稿确认以上消息,并表示计划未来数年内在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增持到100%。与此同时,摩根资产及财富管理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希望将对合资基金公司上投摩根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
外资金融机构正在跑步入场,在摩根大通宣布以上计划之前,瑞银已经在5月3日向证监会提交了股权变更的申请,计划将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从24.99%增加至51%,野村证券也已提交了相应申请。除券商外,保险、消费金融、支付等行业外资企业也已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