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算是A股实现国际化的一种表象,但要谈”加速“,为时过早。随着开放的大方向延续,A股会去争取更多国际指数的接纳,从标配来说,未来A股的外资规模也会逐步加大。我的看法是,事情要看两面:从国家层面,这种趋势总是好的,无论这个期间需要多久。
从投资主体而言,目前为止对于利弊我持保留意见。就从最近期的2015年股灾来看,外资从来都是嗜血的,而A股从顶层设计到执行端的规章,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最令人担忧的是,A股管理层的水平,往往是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手。政策、制度的制订,本身就是允许合法的寻找其漏洞。换言之,世界通行的是规则而不是人治,就像15年后高频交易成为耳熟能详的一般。
如果片面的认为外资就是价值投资的化身,我想最后承担损失的仍是投资人,国家兜底的从来都只会是市场整体。综上,我个人并不认为所谓的外资“加速”布局A股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也许这能倒逼A股管理层更快的成长,但代价是:广大国民并未在A股市场享受到国家快速发展的红利,而很快却要与世界“一起分享”了。这种过快的转变速度是否过激我没有能力评论。
但近两年来,从A股的熔断机制,到如今的“常态化”IPO,算不算过激?又是不是一意孤行?付出了沉重代价而心生怨念的投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A股已经沦为一个吸引不到增量资金的事实上的存量市的主要原因吧。天佑中华,且行且珍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