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齐国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月报(2017年12月)》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为29.03万亿元,较2017年11月底减少7952亿元,减少2.67%。其中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为16.54万亿元,比2016年底减少1.04万亿元,降幅为5.92%。
与此同时,2017年12月份新增备案产品数量和规模却出现明显增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1572只产品,设立规模2792.02亿元,较2017年11月份增加1160.99亿元,增长70.12%。其中券商资管新增备案产品714只,较11月增长11.4%。”
2017卷商资讯管理规模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2017年券商资管规模一路都在缩水。管理资产规模减少的同时,产品数量和规模却大幅增加,这正是目前券商资管的现状。在“降杠杆、去通道”的监管背景下,业务规模占比超80%的券商通道业务大幅缩水,向主动管理转型是券商资管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什么是券商通道业务和主动管理呢?其实券商资管的业务主要有三项:集合管理计划、定向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您所说的通道业务属于定向管理计划,它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帮助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实现相关资产从表内转移到表外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费用。
可能您会问,为什么会有通道业务?实际上,银行在做投资的时候,存在种种监管限制,需要非银机构承担通道的角色,帮助银行在表外放贷或投债券等等。通道业务的本质是融资驱动的影子银行,银行通过通道提升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突破贷款规模的限制,扩大表外资产。
这类通道业务一开始其实是信托一家独大,直到2012年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后,券商的通道业务才开始爆发性增长。目前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大概可分为两类:一是引入信托机构形成银证信三方合作;二是直接展开银证合作。
随着交易结构和层级愈发复杂,通道业务的风险也在逐步累积,并引起监管重视。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新八条底线”),要求加强对机构资管业务的监管与治理,提出资管业要“回归本源”。实际上也是在倒逼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
说到主动管理,其实它是一种业务风格,相较通道业务而言,更考验券商的投研与产品设计能力、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因而对大券商来说,凭借母公司的投研资源会十分有优势。目前券商主要通过两个方向布局主动管理业务:(1)完善权益类、固收类和量化投资等产品线布局;(2)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方面发力。
2017年11月的资管新规提出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资管产品分业监管的时代结束,大资管时代到来。券商资管将与银行、信托、券商、公募、私募等机构同台竞技,去通道尽管会带来阵痛,但长期看来,有利于券商资管培养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