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制度牛市刚刚起步
2005年下半年来,A股市场所处的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为股市的走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以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及市场交易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制度变革将成为A股市场未来2-3年的重要动力.因此,尽管A股市场短期面临震荡调整,但我认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上升趋势没有改变,新一轮制度牛市才刚刚起步,我坚定地看好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主要基于
宏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A股市场步入牛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高增长低通胀”时代,其中,GDP同比增长,2004年GDP增长10.1%,2005年GDP增长9.5%, 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10.5%,再展望中期宏观经济数据,预计2007年GDP增长率为9.5%,2008年GDP增长率为9%, 2009年GDP增长率为8.5%,2010年GDP增长率为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04年增长13.3%,2005年增长12.9%,预计2006增长13.5%, 2007年增长13.5%, 2008年增长13.4%,2009年增长13.6%, 2010年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04年增长26.6%,2005年增长25.7%,预计2006年增长27.0%,. 2007年增长25.0%,2008年增长18.0%, 2009年增长13.0%,2010年增长10.0%, CPI同比增长,2004年增长3.9%,2005年增长1.8%,预计2006年增长1.9%,2007年增长2.0%,2008年增长2.0%,2009年增长2.2%, 2010年增长2.5%,人民币汇中(人民币/美元,年末值),,2004年增长8.28,2005年增长8.07,预计2006年增长7.7,2007年增长7.4,2008增长7.0, 2009年增长6.7, 2010年增知6.5。
我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局面在未来几年内有望持续。
第一,从短期看,目前经济内外需求都很强劲。投资、出口、消费均保特较快增长。
2006年1一5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达到30.3%和17%,增速均创下200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5月进口同比增速回升到21.6%,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到25.1 %,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30亿美元,处于历史高位.2006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约为13.4%,不考虑春节因素,消费增速是2005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值。而且,经济先行指标也显示未来经济增长仍将比较强劲。
第二,从中长期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中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而中国人均GDP目前正处于由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为中国经济保持平艳较快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第三,民际经济复苏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新的领先指标显示全球经济景气度将持续回升.OECD6个月领先指标从2006年3月的4.7%上升到2006年4月的5%。主要的增长来自日本(从2006年3月的2.18%上升到3.19%)和欧元区(从2006年3月的4.93%上升到5.14%).而国际主要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也在逐步上调,此外,最近各主要经济体开始上调利率,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全球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第四,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预计未来2-3年内通胀水平仍将处于可控范围内,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依据是:一是一般工业消费品整体仍处于供过于求局面,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其价格难以大幅上升。二是公共服务产品涨价的幅度和时机是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作为稳定物价的一个工具,出现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我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局面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持续。但目前经济的强劲增长也引发了对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忧,尤其是2006年上半年,投资、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一直稳步攀升,导致宏观调控力度开始逐步加大:继2006年4月27日单向提高贷款利率27个基点之后,央行分别于2006年5月17日和2006年6月13日两次定向发行央票1000亿元。2006年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严厉提出要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而后的6月16日晚,央行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0.5%。
有理由认为目前经济增长整体上仍处于良性.仅仅是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苗头,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短期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劝,不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趁势。而且适度调控对经济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增长是有利的。
第一,与2003, 2004年不同,当前“过热”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瓶颈部门,而非原先过热的周期性行业产能无序扩张,因此投资结构实际上在趋向合理,同时,2006年5月新开工项目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累计增速已经从年初1一3月的42%下降到1一5月份的23.6%,这意味着2006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
第二,当前宏观调控主要是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同时在力度上强调“逐步、微调”,因此对经济冲击将较小,而微观经济主体也有充裕的时间来逐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把调控政策的冲击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宏观调控政策本身是机动应变的,如果有明显的负面效果出现,政府会有一定的政策对冲。
第三,当前宏观经济和企业微观主体的基本面都比较好,抵御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从宏观经济看,在外需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的情况卞,投资增速的适度回落不会对经济产生很大冲击,从企业微观主体看,2006年2-5月份的产销率平均水平为97.6%,处于,199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企业产成品库存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见图9-1),这说明目前企业抵御需求紧缩的能力有所增强。
因此,综合来看,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局面在未来几年内有望持续,目前的宏观调控并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趋势。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A股市场步入牛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9-1产销率景气处于高位和库存下降表明企业抵御调控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