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中,利率是最为敏感的因素。一般来说,利率哪怕是极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股市的价格变动。
从历史上看,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总体来说,利率上升,股市将下跌;利率下调,股市将上涨。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货币政策是用以调节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的。当利率上升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可供股票投资者分配的股息、红利当然也会减少。这样由于股票的投资吸引力下降,银行储蓄回报率提高,投资者会把资金从股市撤出,转存银行。股市由于资金减少,就有可能出现股票供过于求的局面,最终引起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和需求的增加,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回股市,股价便会上升。
国家的利率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并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处于萧条和衰退期,为恢复和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通常会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税减息。而减幅往往视经济发展状况而定,逐步进行。
当国家经济出现过热情况时,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投资需求过猛,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往往会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而这时股市也往往表现为牛市行情冲顶过程,风险已十分巨大。一但利率提高或有可能提高时,股市暴跌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这种以利率为杠杆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时一年中连续几次调整利率。在中国,利率也起着相应的调节作用。
由于利率的总体走势对股市的影响非常大,了解利率走势和股市波动的关系对新股民选择股票的买卖时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说来,研判利率走势的“顶”和“底”,对寻找股市走势的“底”或“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宏观角度捕捉股市大机会的手法。
研判利率走势的顶或底较为复杂,通常可以根据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通胀走势、利率的历史高位低位等等来判断。一但利率见底,通常预示股市将见顶;反之,利率见顶又是股市大底将现的前兆。
不过,股市相对于利率的反向走势具有提前或滞后的特性,两者并不一定是同步运行或同时发生的,当利率见底之前,股市有可能先行见顶;或利率见顶之前,股市已提前完成探底过程甚至出现缓慢回升。
2007年3月18日,在股指一路高歌猛进,万民皆入股市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3月19日,上证综指开盘报2864.26点,跌2.26%,深成指开盘报7918.75点,跌2.81%。沪指报收于3014.442点,上涨83.961点,涨幅2.87%;深成指报收于8276.799 点,涨幅1.59%,沪深股市主板共成交1441亿元。但这似平并没有拉住这头疯牛的缰绳,之后,股市依然延续大涨的势头,沪深指数纷纷屡创新高。
之后,央行又多次进行了利率调整。4月16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5月1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5月19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但仍然没有改变牛市的格局。
到10月16日,沪指达到了6124.04点的高位。两市的总值也超过全年的GDP总值达到了25 万亿人民币,沪深指数被推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利率调整所起的作用显然滞后于大盘的牛势上涨,不过这并不代表利率调整对股市没有影响。2007年10月16日后,中国股市开始了一场单边下滑的大雪崩,上证综指从难以企及的6124.04点一路下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 点。当然这样的大熊市是由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恶化、金融风暴的打击引发的,不过利率调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
这就要求我们不可过于机械地根据利率走势选择股市的买卖点。有时候,股市的稳健、股民的信心,抵消了提高利率对于股市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违反利率与股市运势反向这-规律。所以,新股民朋友们在看利率的同时,也要综合通胀走势、政府实施的其他有关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要观望以后一段时间股市的发展状况与政策的进一步行动来作出判定, 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
所以,每个新股民在进入股市之前,都必须认真研究中国的利率走势。当然,利率走势并不能对一些中级行情的买卖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如在利率处于上升阶段时,股市压力加重,每当出现上涨,应该想到这可能仅仅是反弹,对上升的空间不应期望过高,结合其他分析工具,随时留意出货机会。反之,如果利率呈下降趋势,股市本应向上,若股价回落下调,则可考虑这种回档为吸纳的良机,至于在什么点位建仓,应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判断。
总之,利率的变化是股市变化的一个风向标,新股民朋友们应该学会从利率的变化中嗅出股市的行情变化,并决定自己的买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