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股市场的跌幅相比,港股市场同期跌幅更为明显,7月8日恒生指数就跌了800点,并非常接近年内新低位置。
港股大跌,与一批互联网新经济巨头股价大跌的因素有关。从累计跌幅分析,包括腾讯、美团等巨头企业年内出现30%以上的累计跌幅,更有部分巨头企业出现了价格腰斩的走势。从互联网巨头的调整原因分析,一方面来自于反垄断处罚以及政策监管收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估值的调节,部分前些年大幅炒作的巨头企业,也趁着当前的市场行情走出了一轮主动杀估值的走势。
年初,一批南下资金计划夺取港股市场的定价权。但是,半年时间之后,曾经雄心壮志的机构资金,如今却未能够如愿以偿。从近期港股通的净流向来看,部分巨头企业呈现出持续资金净流出的迹象,或许与前期南下资金的抛售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性。此外,则与部分避险资金逃离有着一定关联度。
除了港股市场之外,A股市场的白马股处境也并不乐观。从这一轮加速下跌的白马股来看,主要来自于传统蓝筹股或传统白马股的身影,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家电、地产等领域。在传统白马股加速下跌的同时,科创板及创业板的头部企业却出现了明显走强的迹象。实际上,在传统白马股与赛道股出现跷跷板效应的背后,与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有关,资金都跑向了政策监管压力较小或者赛道良好的板块之中,并追求确定性的赚钱效应。
除此以外,也反映出当前市场的赚钱难度非常高,且基本上由存量资金作为主导,谁占据了市场价格的话语权,谁就会掌握着主动权。当局部行业板块形成了可观的赚钱效应后,却引发了其余资金加速从传统白马股或者蓝筹股身上逃离,并加速转向了近期的热门板块。
当前的A股市场,仍然离不开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运行格局。但是,对手握百亿乃至千亿的资金来说,它们似乎更容易掌握着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当头部机构投资者形成新的抱团之后,却容易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最终导致了越来越多股票的存量资金遭到了抽离。
与此同时,在部分白马股加速下跌的过程中,可能已经触碰到部分资金的融资预警线或平仓线,当股价跌幅远超出市场预期之后,甚至会形成新一轮的融资踩踏现象,并引发了部分白马股的非理性急跌。由此可见,这也是前期机构投资者过度抱团的后遗症,如今新抱团现象的再度出现,却进一步引发了部分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
近年来,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明显提升,股市“去散户化”迹象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够对机构投资者抱有太多的幻想,甚至不宜把引导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的使命完全托付给它们。从近年来的情况分析,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远高于普通散户,有的机构投资者在前一个季报还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后一个季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是借助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进行高抛低吸的典型写照。
由此可见,投资者教育并不能局限于普通散户,更应该向机构投资者开展,这才是引导A股长期价值投资的有效策略。此外,应该加快引入更多类型的专业投资者进场,不能够让部分机构投资者完全主导着市场的价格话语权,通过为大资金大机构营造出相对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的中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