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低不断的A股究竟该不该救市?到底该怎样救?
究竟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A股长期低迷的现状,还是在必要的时候救活A股市场,这显然成为了当前市场热议的话题。
实际上,自2015年6月调整以来,A股市场累计跌幅已经非常显著。其中,上证指数累计最大跌幅已经超过了50%,深证成指累计跌幅达到了60%。至于创业板指数,则累计最大跌幅达到70%左右。
按照这一跌幅水平,实际上近三年的A股市场跌幅已经比较接近2008年非理性时期的股市跌幅。在实际情况下,仍需要考虑到一个因素,因沪市市场存在权重股积极护盘的影响,从而导致沪市市场指数的表现相对失真,而深证成指、中小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或许更真实反映出当前市场的表现现状。
让市场完成自我调节,尽可能不救市,这一观点本身需要建立在股市处于理性波动的环境下。与此同时,仍需要股票市场自身具有充分乃至完全市场化的能力。很显然,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在于A股市场正处于非理性波动的时刻,而最近一段时期内,A股市场迭创新低,乃至重返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点位,恰恰反映出股市低迷的一面;另一方面则在于A股市场本身市场化程度不高,距离充分市场化程度仍有一段距离,即使当前A股市场积极向注册制靠拢,但却是形似注册制,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制模式,因此仍谈不上较高乃至充分的市场化水平。
此外,更为关键的是,与四年前的股市环境相比,当前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却比四年前复杂不少。
其中,上市公司“无股不押”的问题逐渐展现,而在股市持续非理性下跌的过程中,实际上导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深陷股权质押预警线乃至平仓线的困局之中。至于部分质押率偏高的上市公司,却本身缺乏自救的能力,反而急需要等待大资金的救援。然而,当股市继续非理性下跌,恐怕A股市场会存在大面积触及股权质押平仓的风险。
再者,当前A股市场内外部环境更显复杂,美股身处历史高位、全球新兴市场加剧波动,而国内股票市场更是迭创新低,而一旦股市继续下行,恐怕就把过去多年的股市发展成果吞噬,重新盘活股票市场就颇显关键。
此外,经过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目前A股市场潜在的估值水平已经显著降低,且股市破净率已经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水平,并非常接近2005年、2008年的破净率水平,而这系列现象的背后,实际上还是体现出A股市场投资价值逐渐突出的一面,而股市持续非理性下行,已与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能力有所背离,虽说会从股票市场中展现出一定的不良预期,但股市过度调整实际上还是对未来经济预期、企业盈利预期的过度反应,而这尚且需要理性的修复。
由此可见,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面对新低不断的A股市场,实际上已经处于极端非理性的运行状态。此时此刻,对于A股市场而言,确实需要一些救市稳定的措施,而关键所在,则需要总结以往救市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有效高质量的救市,而并不是因救市而给未来的市场产生出更多的后遗症。
实际上,在此时此刻,我们不需要重新复制2015年7、8月份的救市模式,而此前国家队资金的积极救市,如今后遗症却逐渐展现。归根到底,当时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救市资金,还是需要在后期逐渐偿还商业贷款,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透明性以及信息披露对称性的救市资金,国家队资金本身并不具备平准基金的特征。
由此一来,在股票市场新低不断的背后,真正意义上的平准基金也需要加快筹备,且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的实际市值规模,平准基金的体量规模也需要显著提升,这样才能够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平准基金需要注重非盈利性、交易透明性以及信息披露对称性的原则,若打着盈利的旗号,却做着反复高抛低吸影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那么平准基金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然而,对于平准基金的设计,从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起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但,除此以外,仍需要修炼好A股市场的内功能力。例如,进一步完善董监高的减持规则,堵住变相减持的漏洞缺口,并提升违规减持的违规成本、均衡股票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强化股市优胜劣汰功能、加强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力度等。在必要的时候,仍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减税减负,以及进行适度的市场交易制度改革等措施,以达到提升股市投资信心,盘活市场投资活力的目的。
其中,对于当前A股市场IPO发行常态化的状况,实际上正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有着加快IPO堰塞湖泄洪的决心,但排队企业高居不下,加上IPO审核效率仍存一定的变数,而IPO堰塞湖泄洪反而成为了一项长期难题;另一方面则是在IPO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对低迷环境下的A股市场带来不少的心理包袱,哪怕一周核发10亿元以下的IPO募资规模,但对市场而言,还是表现出股市重融资的一面,投资信心很难得到实质性的修复。
对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股市投资信心,盘活A股的目的,要么直接停发IPO,以达到稳定市场的效果;要么就果断推进注册制改革,相关配套也随之推出,以测试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与其长痛还不如短痛。然而,若市场无法承受注册制的模式,那恰恰说明了注册制在A股市场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此时此刻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治市策略,有针对性制定出符合市场自身发展需求的交易制度环境。
至于实质性的减税减负,并非指影响不大的过户费、监管费,而是指印花税、股息红利税等。实际上,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实质性的减税减负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效果,虽说在低迷市场环境下未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起码传递出救市稳定股市的信号。此外,对于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的改革,同样在必要时候,可以起到盘活市场流动性、提升股市投资活力的目的,具体如局部T+0的交易试点、新股上市的定价改革以及涨跌幅等交易制度的改革等。
确实,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实际上倒逼着股市改革的力度,同时也是市场扭转颓势、盘活信心的关键之举。在必要的时候,股市救市还是显得非常迫切的,但关键所在,还是在于有效救市、高质量救市,积极总结以往的救市经验,减少救市后遗症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