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首先,即将来临的反转过程,往往先伴随着对之前趋势的重要突破。一般以突破之前趋势的趋势线为标志。当然,主要趋势线的突破只是趋势反转的前提条件,并不意味着趋势一定会反转。对前期趋势线的突破无论是否引发趋势的转向,至少能够表明原有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当上升行情的主要趋势线被突破后,可能;意味着下跌趋势的展开或横向整理的延伸。然后,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才能够把该形态确认为是反转型还是持续型,进而决定是否要离场。
反转形态的级别越高,则随之而来的市场动作就越大。所谓级别就是指构建该形态所花费的时间和价格幅度。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在测量突破后市场的发展目标时均是以形态的高度为基础的,比如整个形态高度的1、1.618或1.5倍等。
顶部形态与底部形态相比,它的持续时间短但波动性更强。在顶部形态中,价格波动不但幅度大且更剧烈,它的形成时间也较短。底部形态通常具有较小的价格波动幅度,但耗费的时间较长。正因如此,辨别和捕捉市场底部比捕捉其顶部,通常来得容易些,损失也相应少些。
交易量一般在验证向上突破趋势线时更具参考意义。之前我们提到过,在上升趋势中,成交量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任何反转形态完成之时,均会伴随较大的成交量。不过,在熊市趋势中,成交量即便不放大,市场也会因其自重而下沉。所以,在顶部反转时,成交量并不重要,但在底部反转过程中,成交量就有必要相应放大(见图6-4)。如果价格向上突破,交易量并未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那么,整个价格形态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
1.头肩形反转形态
我们现在来细细地探讨一下头肩形反转形态。这种反转形态可能是最著名、最可靠的。我们将花费较多的篇幅来研究这类形态,因为,一方面,它本身颇为重要;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它来讲解各种新概念。
对于头肩底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潜在的演变方式,演变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运行结果往往不一致。只有了解了潜在的变化,才能在遇到意外变化时及时地跟上市场的节奏。头肩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底部形态,往往预示着市场实现了阶段性止跌,此后有望展开一轮反弹走高的行情,因此形成该种形态后往往会成为支撑市场信心的标志。但在实际操作中,随着股指的不断变化,是否头肩底并不容易判断,并且有的还会演绎成为其他的形态,所以必须综合成交量及走势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而言,头肩底的主要特点是前期大盘从高位回调之后再搭建一个平台,之后股指再度加速下探走低,受到多方的抄底操作影响,股指再度快速拉升,而由于有获利回吐的压力,使得股指再度开始调整,如果右边调整也是平台格局,就形成头肩底形态。
其内在理论基础是,在前期的平台,多空处于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为了诱空或者吸筹,空方展开了最后疯狂的杀跌,形成新的破位;当力量枯竭的时候,多方强力反扑,股指迅速回升至前期左肩平台附近的位置上;由于有相对较多的解套压力,又使得空方抛压增大,导致出现调整走势。
图6-5-A为一个典型的头肩底底部反转形态。该形态由四大基本要素(左肩、右肩、谷底(又名头部)、突破确认)构成,也是作为判定某一段趋势是否可能发生反转的依据:原有趋势是下跌状态,左肩下跌力度较强,之后跌到谷底,空头力量减弱,随后的上涨高于左肩的低点,右肩下跌的力度更弱,并无法再创新低,最后还要出现向上突破。以有效突破头肩底的颈线来确认头肩底的成立。
可以看出,所谓头肩底中的“头”是倒转过来的,也就是并非市场本身有下跌的要求,而是为了引发恐慌进行吸筹;而回到前期平台的时候,必然有部分解套盘涌出,迟滞市场的反弹,导致股指再度横盘。因此,右肩是消化获利筹码、提高市场平均成本、减轻未来上涨压力的过程,所以很多投资者将市场在右肩时看成是逢低参与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头肩底技术形态并非都有机会,也有失败的时候。而这点正是众多技术人士的技术盲点之所在。笔者认为,真正的头肩底技术形态,必须满足两点:
一是头肩底的右半部分的成交量一定要大于左半部分。因为头肩底是反转形态,不是反弹形态,所以反转行情一定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正如图6-6所示,上证指数2010年6~7月的指数波动(日K线)大体覆盖了头肩底形态的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而沪市7月份的累计成交量是17819亿元,6月份则是13245亿元,7月份大于6月份,说明多头释放的能量超过空头,也就是说这点符合头肩底的经典特征。
二是右肩一定要等于或高于左肩。此点也是判断头肩底能否成功的关键。从主力操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主力想更好地收集筹码,右肩必须高于左肩,因为这样的话,右肩更高的价格会使得左肩被套的筹码在震荡的过程中卖出。假如右肩的价格波动区间大于左肩的价格波动区间,被套筹码没有解套,当然散户不愿意抛出,那么主力就很难达到收集筹码的目的。
图6-7为标准的头肩底和头肩顶形态。下面对其中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
(1)有依据的入场点。
在头肩底走势中,最有依据的买入机会在向上有效突破颈线之后,以及突破颈线后回抽确认的时候。
(2)回抽。
通常市场会出现回抽现象,即价格重新回到颈线或者前一个向上反弹的低点。回抽现象并不一定总能发生,有时或者只能形成一段极小的反弹。交易量也许有助于我们推测这种反弹的幅度大小。如果在突破颈线的初始阶段交易量极大,那么回抽的余地便大为减小。因为上述突然增加的交易活动反映出市场上较重的向下压力。反过来,如果初始突破时的交易量较小,那么回抽的可能性便大为增加。无论如何,这种反弹应当以较小的交易量进行,并且随后,当新的下降趋势恢复下跌的时候,应该伴随着显著加重的交易活动。
(3)理论最小目标的计算
理论最小目标计算类同于双底形态,以头肩底形态的头部最低点向颈线的垂直距离,向上翻一倍,则是理论最小目标,但这只是最小距离,实际走势中的幅度计算还应该参考大形态上的走势,主要看价位所处的大形态运行阶段和节奏。
在头肩底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为了确认形态的有效性和成功概率,在形态完成之前也能从指标上找到一些相互的配合。比如,上证指数于2010年年中的头肩底形态,在这个形态初步形成之前,MACD指标的日线图底背离是一个初步的下跌动力减弱信号;第二个相配合的信号则产生于右肩的形成过程:右肩向上形成突破之前,MACD指标已经逐渐回到了零轴下方附近,为下一步向上突破做好了技术形态的准备(见图6-8)。
与股价变化相应的交易量,在整个形态的构建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头肩底形态也一样。一般来说,头肩底的头部的成交量比左肩的要小一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倾向性,也是说明市场上卖出压力减轻的早期警讯。最重要的交易量信号是,头肩底形态的右肩的交易量应比左肩大,说明买方的力量在增强。另外,在突破颈线压力时,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急剧释放,然后,出现缩量回抽,回抽之后,成交量再度增加以支撑头肩底形态完成后的主升浪出现。
此外,在头肩顶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的作用比头肩底要逊色一些(图6-9为经典的头肩顶形态)。但是在某些场合,如果新生的下降趋势能够持续的话,交易量依然应当开始增加。而在市场的底部过程中,交易量则担负着更为关键的角色。
2.双顶和双底
双顶又名M头图形。双顶在图形中是一个主要的转势信号。当价格在某时段内连续两次上升至相差高度不大时而形成的价位走势图形。
双顶的形态像两座山头相连,出现在价位的顶部,反映后市偏空。当价格自第一顶回落后,成交量通常都会萎缩。另外,若价格跌破先前的颈线位,便会较急速地滑落,支撑线因此改变为阻力线。
为什么说双顶是强烈的下跌信号呢?因为当第一个顶形成而回跌的过程中,肯定有大量卖盘进场才使行情下挫,在第一个顶的区域的买盘已被套牢。当价位回升至和第一个顶差不多的价位时,如果市场买气够旺盛的话,应该就穿越顶峰,造成一浪高一浪的局面。然而,第二波的升势却未能有效突破前一个顶部,并在此形成了第二个顶部。第二个项部的形成使空方彻底看清了多头力量的空虚,此后空头将长驱直入,投资者争相出脱,一轮下跌行情就此展开。因此,双顶的形成,反映了普遍不敢看好后市的市场心理,是买气不足的表现。特别是跌破颈线后,整个下降走势便可以确认。
与双顶对应的是双底,双底又名W图形。双底就是一个上升趋势的夯实过程。当第二个底形成时,显示大市/个股已找到支撑点,走势失去了一浪低于一浪的原动力,买气复苏,止跌回升理所当然。
在双顶中,交易量往往随着相继的峰而递减,而在向下突破时则应增加。底部形态完成时,向上突破的交易量是否强劲有力,也同样关键。它们的测算意义与头肩形相似,以形态的高度为基础。
在双顶与双底形态中,投资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陷阱,如双底或双顶的向上假突破或向下假突破等。为保险起见,投资者要耐心等待两个信号的出现方能确认双重顶或双重底的成立:(1)个股突破颈线位5%以上,且至少5个交易日;(2)突破后,若出现回抽颈线,可等回抽完毕,价格再度折返并再创新高或新低后进行交易较为妥当。
双顶(或双底)最低目标价位的测算方法是,自向下(向上)突破点开始,往下(上)投射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见图6-10)。
除了形态构造之外,双顶、双底形态的构建规模与持续时间也很重要。双顶之间持续的时间越长,形态的高度越大,则即将来临的反转的潜力越大。这一点对所有的图表形态而言,都是成立的。
一般来说,在有效的双重顶或底形态中,市场至少应该在双项或双底之间持续一个月,有时甚至可能达到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见图6-11)。
应对双顶或底形态最好的策略首先是趋势线或通道技术,其次是判断形态规模大小,而中间谷值或峰值的突破并非理想的介入时机(见图6-12)。
3.V形反转形态
V形反转形态因其构造简单,反而成了所有反转形态中最难以辨别的一种形态,不过它却非常多见。之前讨论的反转形态均代表着趋势的逐渐变化。现存趋势先逐渐放缓,进而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达到相对平衡,最终决定原有趋势到底是反转还是恢复。
由于市场中卖方的力量很大,令股价稳定而又持续地挫落,当这股抛售力量消失之后,买方的力量完全控制整个市场,使得股价出现戏剧性的回升,几乎以下跌时同样的速度收复所有失地。于是,在图表上股价的运行,形成一个像V字般的移动轨迹。V形走势是转向形态,显示过去的趋势已逆转过来。
在前面的各种形态中,价格有一段横向延伸的时间,投资者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研究市场行为,仔仔细细地探求其去向的线索。然而,V形反转形态代表着剧烈的市场反转,与市场逐步改变方向的惯常方式大相径庭。当它发生时,在几乎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趋势出人意料地突然转向,随即向相反的方向剧烈地运动。因为其身后并无形态可寻,从而其本质是非形态的。这类变化极为经常地孕育在关键反转口或岛状反转之中。投资者如何预期这类形态的降临,从而在其实际发生时,及时地把它判别出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呢?
首先,事先必须有趋势存在。V形反转现象经常出现在市场持续上涨,一路很少调整或只有微小调整的情况下。通常,事先已经发生过数次价格跳空。当前的局面显得失去了控制,市场似乎已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正常预期。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对这种情况已经提高警惕了。
我们可以想见,投资者当然梦想着自己能够在这种脱缰似的市场中赶上潮流。但是从某个时刻开始,即便是最富经验的投资者也开始因为上涨的持续而不安。
这种困扰事出有因。市场有个极难对付的坏习惯,一旦它脱缰之后,起初总要朝一个方向走得过远,然后,又常常会向相反的方向突然反噬回来。这类突然回弹的特点是,事先通常无迹可寻,事后,市场向相反方向剧烈运动。
V形走势可分为三个部分: (1)下跌阶段:通常V形的左方跌势会持续一段短时间。(2)转势点:V形的底部十分尖锐,一般来说形成这转势点的时间仅两三个交易日,而且成交量在这低点明显增大。有时候转势点就在恐慌交易日中出现。(3)回升阶段:接着股价从低点回升,成交量亦随之增加。
V形反转的转折点以关键反转日或岛状反转形态为标志,同时伴随着密集的交易量。有些时候,这种反转的唯一有效信号是,市场对其非常陡峭的趋势线的突破。技术指标在这种情形下帮助不大,因为技术指标滞后于急速变动的价格变化,但移动平均线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猛烈发散。
与V形反转相对的是倒V形反转,是顶部形态的一种,倒V形反转较V形反转少见,且并无明显成交特征。(1)上涨阶段:通常倒V形的左方涨势非常陡峭,而且持续一段短时间。(2)转势点:倒V形的顶部十分尖锐。(3)下跌阶段:接着股价从高点下跌,成交量并不需放大就可以导致股价走低。
4.圆弧顶与圆弧底
圆弧顶指K线在顶部形成的圆弧形状。圆弧顶形态比较少见。圆弧顶形态代表着趋势很平缓、逐渐的变化。在顶部,交易量随着市场的逐步转向而收缩。最后,当新的价格方向占据主动时,又相应逐步增加。
在圆弧顶形态中,股价呈弧形上升,虽然顶部不断升高,但每一个高点微升即回落,先是出现新高点,之后回升点略低于前点,如果把短期高点相连接,就可形成一个圆弧顶状。同时在成交量方面也会成圆弧状。多方在维持一段股价或指数的升势之后,力量逐步趋弱,难以维持原来的购买力,使涨势缓和,而空方力量却有所加强,导致双方力量均衡,此时股价保持平台整理的静止状态。一旦空方力量超过多方,股价开始回落,起初只是慢慢改变,跌势不明显,但后来空方完全控制市场,跌势转急,表明一轮跌势已经来临,先知先觉者往往在形成圆弧顶前抛售出局,不过在圆弧顶形成后,出局也不算太迟。
有时圆弧顶部形成后,股价不一定马上下跌,只是重复横向发展形成平台整理区域。这平台整理区域称作碗柄。不过,这碗柄很快会被突破,股价继续朝预料中的趋势下跌。圆弧反转在股价的顶部出现,等股价跌破前一次形成圆弧顶始点时形态才能确立。圆弧顶的最小跌幅一般是圆弧头部颈线到圆弧顶最高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我们再来看一下圆弧底。圆弧底形态属于一种盘整形态,多出现在价格底部区域,是极弱势行情的典型特征。其形态表现在K线图中宛如锅底状。
一旦圆弧底形成后,投资者可抓紧时机,大量买进。圆弧底是标准的股价反转型,此后,股价定会不断上升。从个股图形上看,伴随着股价前期的放量并一直横盘是明显的吸筹,阳线放量,阴线缩量,股价横盘,一旦形成圆弧底洗盘,一般涨幅非常巨大。
圆弧底形态的形成是由于价格经过长期下跌之后,卖方的抛压逐渐消失,空方的能量基本上已释放完毕,许多的高位深度套牢盘,因价格跌幅太大,只好改变操作策略,继续长期持仓不动。但由于短时间内买方也难以聚集买气,价格无法上涨,加之此时价格元气大伤,价格只有停留在底部长期休整,以恢复元气,行情呈极弱势。持仓人不愿割肉,多头也不愿意介入,价格陷入胶着,震幅小得可怜。此时,价格便会形成圆弧底形态,该形态也被称之为价格“休眠期”。
5.反转K线组合
在趋势的概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K线组合。
对于反转K线形态组合,根据个人的经验,中长期趋势中的K线组合更有效。与通常认为的K线组合分析只适用于短线交易或日K线图不同,我认为K线组合分析方法更适用于中长线投资或周K线、月K线图中。这是因为短期内市场容易受到一些消息或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中长期走势则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场趋势的内在力量。
变化是生活的规则。那些只盯着过去或者现在的人必定会失去他们的将来。技术分析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能够识别反转的所在,而K线组合分析之所以会增加你成功交易的可能性,是因为这些信号是多年来对于反转成功识别的结果。K线组合主要的反转形态大致概括为:十字星、锤头、射击之星、吞噬模式(多头吞噬模式与空头吞噬模式)、乌云压顶、孕线等。让我们来看一下上证指数近8年来的月K线走势吧!
在这8年中,上证指数经历了3次重大的转折,每次转折的K线模式无一例外均可以在K线组合主要反转形态中找到,且都是以双重反转信号的身份出现,以警告投资者大级别转折的来临。这3次转折的时间点分别为:2001年6月、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见图6-16)。
笔者大致统计了一下,K线组合反转信号大概涵盖80%的反转情形。若投资者能从视觉上认出这些明显的信号,将会在交易中占得先机。但笔者并不完全认可仅用一瞥的工夫得出的判断。当市场趋势转折时,的确会经常出现这些K线组合反转信号,但这并不代表出现这些K线组合信号就一定预示着趋势的转折。
K线组合并不能单独使用,大家在研判过程中要将K线组合与其他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例如:在一轮上涨趋势中,投资者要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当成交量在持续放大时出现的十字星或其他反转信号,往往只是上涨的中继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见图6-16中的A、B);当股价上涨,但成交量在逐步萎缩时,一旦出现K线组合反转信号,投资者就需要警惕了{见图6-16中2007年10月的顶部)。
华尔街著名的技术分析大师比加洛曾说道:“蜡烛分析能增加投资者对趋势发展的预先判断能力。如果你能够熟悉这些特定蜡烛信号背后的心理学,那么在市场上你就会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
在笔者看来,这些价格变动的视觉图形其实就是实现大众情感影响股价走势的机制性过程。若你能有效地利用这些图形,你的财富公式便会进入一个利润导向的通道中,这个通道将一次又一次向你证明,它让我们人类自身的弱点暴露在可获利的机会面前。
让我们想象一下,股票价格变得越来越低,到最后每个人都只想抛掉这只股票而不管以什么价格抛掉。人们不能继续忍耐下去,因为现在恐惧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整个心灵。结果次日股票价格就会下跌更多,最终投资者由于不再持有该股票而解除了痛苦和恐惧。如图6-17所示,我们可以注意到:当经历一段下跌之后,人们是如此恐慌,以致价格下跌很多。于是,第一个出现的问题是:”是谁买了所有的这些股票而减轻了人们的痛苦?”也就是说,是谁充分利用了“买低”这个概念?K线组合分析能使投资者面对这些价格的变化时胸有成竹并且从中获利。
拥有有利可图的技术模式,加上丰富的交易经验,投资者能够产生很优秀的投资远见,这些远见可以彻底改进你的投资思维过程,K线组合分析能够解释投资者的情绪。
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曾说过:我们生活的方式是我们的原则的最好的镜子。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著名的银行家汉密尔顿.博尔顿常言:在运用技术分析时,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一旦你发现了使用K线组合分析的方便与容易,控制风险、坚持原则就会摆在你的面前。
除此之外,在哪里我们还能学习到关于投资者思维过程的知识呢?艾略特波浪与模型确认方法,涉及了价格运动周期的事实,斐波那契数列论证了衡量波动震幅的方法。但是很少有一种投资方法可以
分解每一种结果并且描述多方阵营和空方阵营发生了什么,这些信息给K线组合分析法带来了空前的投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