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第一个财团破产之后,凯恩斯建立了第二个投资载体,A.D.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信托投资公司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也进行部分股票交易,企图通过买卖绳索、金属、石油、食品、棉花等重建战后欧洲所必须的物资来进行获利。在凯恩斯看来,商品市场目前缺乏效率,而且供求失衡导致定价偏差。他还认为投机客们很好地履行了“风险承担者”的职责,当寻求避险的商品生产者们推动价格失衡时,这些投机客就开始出手建仓。因此,凯恩斯“只通过经营风险并将某个季节的收益与其他季节的收益进行均衡,就可以赚取丰厚的回报。
就像保险公司一样,对于一幢房子着火的概率,公司不需要比投保人了解得更细致,但是公司依旧可以赚取收益”。与此同时,凯恩斯建立的这家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也交易股票、债券、房地产和黄金。凯恩斯利用商品市场上的头寸,来为股票市场上的头寸套保避险,他将此称之为“对冲风险”。凯恩斯认为,通过把对冲性的资产如果其他资产价格下跌,这种资产价格会上涨——纳入投资 组合,他可以使投资组合规避已知的那些风险。根据“风险对冲”的理念,凯恩斯在买进- -家公司的股票后,为了规避公司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股价下跌,他需要在商品市场立即买进这种原材料。例如,在买进汽车制造商的股票后一凯恩斯非常喜欢的一类科技行业他需要在商品市场上买进用来生产汽车电池的铅,以此进行套保。
如果铅的价格下跌,汽车制造商的股票股价将会上涨。如果铅的价格上升,凯恩斯持有的股票头寸的损失将被其持有的商品合约的收益对冲。尽管其投资策略是投机性的,但是凯恩斯关于“对冲风险”的见地,或多或少地与后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不谋而合,后者正是通过分散投资互不相关的资产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直到1927年11月前,凯恩斯一直担任着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退休时,他卖光了自己所有的股份。
公司在1923年至1927年间一直运转得很好,每年分红达到了10%的收益率水平。辞职时,凯恩斯的个人净财富已经膨胀至39550英镑——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60万美元。尽管已经从A.D.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辞职,凯恩斯仍然通过个人账户在商品市场进行投机交易。长久以来,凯恩斯一直同时持有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头寸,而“大崩溃”来临的时候,“对冲风险”理念的缺陷被残酷地揭示了。一般说来,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盈亏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但恐慌蔓延下的无差别抛售,使得凯恩斯持有的两种资产的价格同时开始下跌。由于投资了保证金账户,在合约中嵌入杠杆交易,凯恩斯第二次被市场击溃。与凯恩斯已经没有联系的A.D.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也在这次大崩溃中破产倒闭。这次打击,让凯恩斯威风扫地,锐气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