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时的角度来讲,很多东西确实已经变了。毕竟时过境迁。从没过时的角度来讲,看树的时候不能忘了看林,看山的时候不能忘了望岭。我个人看下来的感觉就是,几本思路是没有变的。只不过现在的护城河未必需要像当年那么深,或者是有些当年的假设现在由于科技要有所改变。总结着说,证券分析就是一本如同孙子兵法一样的书。能看出来多少主要是看你想的多不多。明明是一本师傅领进门的书,你非要以为看它是修行在个人,就有点儿强词夺理了。
不要认为巴菲特是和你一样炒股成功的。巴菲特有保险帝国,可以低价收购股票,可以控制管理层。如果把这三点优势去掉,他年增长还能有20%吗?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之前不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发表了对价值投资的最后论断:“我不再提倡通过证券分析技术来寻找优越的价值投资机会的观点。尽管在40年前,这绝对是对投资股市非常有益的举动,但今天的市场形势已经与以往大大不同。以前一个拥有良好教育的证券分析师可以通过详细的研究,轻而易举地找到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今天仍然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他们能否让自己的努力不至于付之东流,能否找到真正的超额回报,以弥补与日俱增的成本,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到,当一种理论被大众追捧时,就会影响到市场。其追随者就会一窝蜂地买入或卖出,自然会拉低收益率。其理论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格雷厄姆在早期著作中提出的选股方法,在其后的版本又重新验证,也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全体股民(包括机构)通过股市获得的收益等于全部上市公司价值的提升减去交易费用。部分股民的收益超过平均水平,必然有部分股民亏钱。股市最终是股民之间的博弈。唠叨了这么多,《证券分析》并不过时。如果题主继续看下去,后面的章节会教如何分析财务报表,通过报表揭示潜在风险和利润。这对于分析个股非常有帮助。然而,格雷厄姆提倡购买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再长期持有(通常超过一年,甚至长达十几年)。这是需要毅力坚持,也是要克制贪婪过程。总之,格雷厄姆要看,其它的理论流派也要看。选股方法要有别于大众,才能持续获得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