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二种钱可以赚:第一种别的股民口袋里的钱,第二种从公司的业绩增长中来的钱。
第一种是做短线,推崇的是快速频繁的交易,代表人物是索罗斯
第二种是长线, 推崇的是价值投资,代表人物是巴菲特。
先看看他们的业绩:
索罗斯:1969年-2000年,30年平均年化收益32%。
巴菲特:从他30岁起到85岁,55年平均年化收益24%。
二种都能赚钱,那么我们到底学谁呢?先看国内的真实情况:
在国内大部分散户是做短线交易的,但是大部分人是亏损的,根据最新的同花顺的统计,2017年A股72%的股民是亏损的,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做短线不赚钱吗?又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做短线呢?怎么做短线才赚钱呢?
一 做短线真的不赚钱吗?
我们来看短线交易之王索罗斯是怎么做的
1992年9月16日,索罗斯赚了9.6亿美元。
这笔巨款是从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手里赚的。
他是怎么赚的呢?
当时,英国经济低迷,必须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德国则经济过热,必须提高利率压制通胀,但这两国货币汇率挂钩,这就给索罗斯提供了机会:德国的高利率让英国无法降低利率,因为英国一旦降低利率,资金就流向德国,而英国不降低利率,经济又会恶化,从而加大英镑贬值的压力。也就是说,无论英国降不降利率,英国经济和英镑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索罗斯看准了英国会扛不住。
索罗斯把这个案子交给助手做,助手原计划投资30亿~40亿美元,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是量子基金当时资产的一半。索罗斯说不行,必须重仓至100亿美元,因为助手、他,以及其他国际炒家一致认为英镑必跌。
于是战争开始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押注100亿美元做空英镑,英格兰银行则祭出270亿美元外储予以反击,结果战败,只能眼睁睁看着滚滚财富涌向量子基金。
此役是索罗斯入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但他并没有满足,紧接着,他又做空了意大利和瑞典的货币,并趁乱大割日本的韭菜,再赚10亿美元。
以一人战一国,并且大获全胜,这是华尔街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索罗斯让同行们开了眼,后来他又把同样的戏码轮番上演。
二 索罗斯的短线是如何操作的?
要看懂索罗斯,必须要回顾一下的交易历史。
1 提前布局,而非被动的追涨杀跌
1956年,穷小子索罗斯来到美国,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因为他是从欧洲过来的,所以他有一个很大的优势,熟悉欧洲金融市场,而美国人那个时候因为信息闭塞对欧洲金融市场一窍不通,很快,索罗斯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法两国和埃及打了起来。
三国开打前,索罗斯就敏锐地意识到航道不畅必然导致石油价格大涨,然后组织伦敦的前同事搜寻相关机会。他把信息刊登到华尔街的行情表上,同时向各家经纪商推销。
这场石油投机持续了一年多,让华尔街的经纪商大赚一笔,他们因此记住了索罗斯,也对国外证券投资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彼时,欧洲企业不像美国企业一样透明,光看年报看不透一家公司,索罗斯想到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与欧洲商界的管理层加强交往,自己亲身去体会。
这让索罗斯发现了不少独特的机会,几次胜仗后,他的话在华尔街越来越有分量。
到美国短短五年就建立起如此影响力,索罗斯感觉自己走对路了:不跟旧世界的强者争抢,去抢占新世界。
后来他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率先进军法国、日本、意大利、墨西哥、东南亚等地市场,而且总是比同行早6~18个月布局。
这让他成为了美国国外证券业务的领头羊。
2独立思考,而非跟风炒作
有的人在股市十年,比不上一个只有三年经验的人,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交易系统,索罗斯后来得以笑傲江湖,得益于他的投资哲学。
索罗斯大学时就迷上了哲学,毕业后还写了半本哲学书——《意识的重负》,虽然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弃文从商,但哲学还是融入了他的血液。
索罗斯蒸蒸日上的1961年,新任总统肯尼迪突然调整了金融政策,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国外证券。这个巨变让索罗斯不得不再做改变,此后,他一方面转做国内证券业务,一方面接着写《意识的重负》,希望出版。
两年里,索罗斯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并因此形成一套完整思想,这套思想被索罗斯应用到金融市场,发展出一套让他笑傲江湖的葵花宝典。这套宝典有一个很哲学化的名字——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是索罗斯对认知与现实互动关系的总结,简单讲,就是两者之间是双向反馈关系。
比方说,700元的茅台是高还是低呢?
有人认为高了,有人认为低了,双方都有一大堆理由,这些理由是不是符合基本面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之差会形成一种“这个股票天天涨,我必须抓住机会赚一波的认识”,这让更多的人入场,形成一个更高的价格,更高的价格和不断上涨的事实又影响其他的人入场,价格越来越贵,泡沫严重,越来越危险。
这个过程就叫双向反馈,又称反身性。
看空一个股票也同样适用,最后的结果就是股票的价值被严重的低估。
反身性的核心理念是:
人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它也会影响现实,具体到金融市场就是,决定价格的不是基本面,而是参与者的预期。并且,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理性,它经常受到群体情绪的冲击忽上忽下,不可能用一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所以股票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即使理性的,也是感性的。
不过任何泡沫过大最终都会破灭,所以虚高的股票一定会往下掉。
三 索罗斯的具体操作
1 基金的特点
索罗斯的基金是对冲基金,和巴菲特的共同基金不同,市场上绝大部分基金是共同基金,这种基金主要买股票,低买高卖,与散户没有什么不同。这种交易模式限制了收益,大盘很少会成倍增长,即便大涨,没有规模也赚不了多少钱。
对冲基金则不然,对冲基金最重要的交易对象是衍生品,如期货、期权、远期、掉期,这些衍生品采用保证金交易,不像买股票一样必须全款,这就为参与者提供了杠杆,一块钱可以干好几块钱的事。
比如你看多一支股票,你可以缴纳部分保证金,向银行融资买进,这就是买空,如果你看跌一支股票,你也可以缴纳部分保证金,借来股票先卖掉,价格下跌后再买回来归还,这就是卖空。
当然,买空卖空的对象不限于股票,还包股指、货币、大宗商品等。
总之,对冲基金的交易对象更加广泛,机会更多,还可以用杠杆赚取几倍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对冲基金经理可以抽成,一般抽一笔盈利的20%,这是共同基金经理所没有的。
收益高,但风险也大,一旦押错,亏损起来也是加杠杆的。这是一种刀口舔血的游戏,需要参与者大智大勇。
2 索罗斯是如何控制风险的?
索罗斯有大勇,做空英镑时,他押下100亿美元空头,这是量子基金当时总资产的1.5倍!
但如果只有大勇,索罗斯恐怕早就像很多对冲基金经理一样,死于某次误判。他之所以屹立不倒,越做越大,还在于他有大智。
索罗斯把量子基金做了非常稳健的配置:60%购买个股,不加杠杆;20%购买国债和存款;剩下的20%才购买衍生品,加杠杆。
这个配置中,用于进攻的只有20%的资产,用这20%的资产能撬动甚至超过总资产的交易,前面的个股和货币类资产,则为这笔大买卖提供灵活的补给。
为保障基金不会元气大伤,索罗斯设了一个20%的止损线,一旦触线,马上退出,绝不会有任何犹豫。他一生只犯过一次规,那一次亏到26%。
经过以上规划,量子基金已经很保守了。这么保守的布局,后来是怎么做大的呢?
答案在于索罗斯的进攻策略。
每次投资前,索罗斯都先分析一通天下大势、基本面和流行偏见,之后给出一个预判,再用小笔投资进行试探,摸一下市场的情绪,如果得手就加码,再得手再加码,一旦失手,损失20%以前观望或加码,超过20%立刻清仓。
这是一种实验式的操作,索罗斯不把自己的预测当真理,而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通过这种有赔有赚,防止大赔,争取狂赚的手法,索罗斯从一个无名之辈成长为搅动世界的金融大鳄。
四 散户们能学到什么?
1 外部的条件不一样
索罗斯做的是对冲基金,是做空股票,而国内是不准做空的,没有做空机制,就不具备短线操作的工具,就像你百米之王,你和汽车比赛谁快,也是白搭。
2 索罗斯是有自己完整的交易思想和体系,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利用认知去发现机会,利用这套交易系统去获利。而一般的散户连股票的基本知识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怎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有很深的认知?
3 当他发现机会,他是主动布局去影响别人,而不是追涨杀跌,同样也是低点进入,高点获利出局。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导演,在合适的地方导演一场戏,所有其他人都是参与的演员,而一般的散户哪里能到他那个境界,能看懂庄家的意图就不错了。
4 有严密的仓位控制手法和坚定执行的个性
他的进攻型资产其实只占据他总资产的20%,而即使是这样,亏损20%也立刻止损,任何条件没有例外。
这样算来其实他最多亏损他总资产的4%,很小一个比例。
而一般的散户看到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就全仓或者半仓杀入,亏了就不愿意割肉出来,赚几个点立刻就跑了。
更多的人即使是有交易系统,有原则和规矩,但是一上真实的战场就走样变形了。
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短线不是不能赚钱,而是国内没有基本的工具,散户们以投机心态炒股票,而不是真的愿意花时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