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持仓量,就是指投资者现在所掌握的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金额的比例。主力资金的成本包括许多的综合费用,如建仓、拉升、出货、资金拆借、公关交际、人员费用等等,其中大部分是投资者无法计算的。
(1)持仓量的计算.
在实战中,计算主力资金的持仓最,可以很好地帮助投资者判断主力资金目前处于何种阶段,如果是建仓阶段就应该伺机跟进,如果是出货阶段就应该赶快平仓出局,这其实也是股市制胜的一个要点。但要非常精确地知道主力资金的持仓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短线投资者通常只能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用某种方法去大致地估算它。
根据底部周期的长短判断。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主力资金的持仓量,主力资金持仓量二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主力资金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主力资金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会默默吸纳。主力资金为了降低进货成本会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长线资金介入。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至多达到总成交量的1/3-1/2左右。
根据吸货形态判断。主力资金吸货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低位吸货和拉高吸货。初级吸货阶段的持仓量比较容易计算,可以认为吸筹量大约占全部成交量的15%-30%之间的水平。拉升阶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急升走势,这是主力资金的主动收集筹码方法,一般考虑全部成交量的50纬为主力资金吸筹量。另一种是提升走势,这个时候,主力资金往往是进货和出货在同时进行。不断地赚取差价降低成本。可以认为这一阶段主力资金的吸筹量25%-35%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吸筹期的选定一定要参照股价走势,主要根据投资者的悟性判定。吸货期选定失误,会造成估算结果的失真。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货期越长.主力资金持仓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主力资金的吸货也就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主力资金在吸货,未来会成为黑马。
根据换手率判断。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股价处子低价位区域时,成交相当活跃、换手率很高、但股价的涨幅却很小,一般都是主力资金在吸货。就这方面因素来说,股价在低位区域换手率越大,表明主力资金吸筹就越充分.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那些股价在低位并落后于成交量变化的个股(成交量已逐步放大,而股价未涨),它们将是下一阶段机会较多的一批个股,因为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
一般而言,主力资金吸筹往往会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资金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要把股价故意打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区域基本上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均处于浅套的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资金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的难易程度要主力资金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资金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盘,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时投资者就可知道该股已由主力资金高度持仓了。技术土。投资者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梢确估计成交量。事实上,被投资者普遍接受的无量的标准就是低于3%的成交额。上述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于低位捕捉主力资金的参考价值却是很大的。
根据大盘整理个股的表现来判断。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主力资金卷土重来,或是主力资金边拉边吸,或是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主力资金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橄理时的表现来判断。老股的主力资金要想吸筹,必须是股价巳有了充分的回调,场内几乎无获利盘。一般而言,股票从前期高位回落超过50%时。基本上可认为回调到位。当然,前期主力资金如果用“造山运动”拉升的高位,则另当别论。若前期上涨幅度不是特别大的股票,回调幅度超过30%时,市场中的获利盘已微乎其微。
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股价上涨都伴随着成交量的同步有效放大,技术上称之为“价涨量升”,这往往是获利盘、兑现盘急于出局所造成的。然而,市场上也可以经常看到有些主力资金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盆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这表明主力资金的持仓量较大,没有多少浮码在外面,这种个股可重势不重价,只要大盘不转势、走势不破位,主力资金没有放大量之前都可以继续持仓与主力资金共舞。
通常来讲,股价在上涨过程中,由于短线获利盘兑现回吐、前期成交密集区的套牢盘要出局等因素,股价上涨会遇到诸多上挡压力,则必然需要主力资金投入巨资消化这些压力,以便进一步拓展上行空间,而这自然会表现为随着股价上涨而成交量同步放大,为正常走势。但如果个股在上涨过程中成交盆反而收缩,可以试想,如果主力资金不是持有重仓,又怎能抵挡其他市场参一与者获利了结的压力。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总户数来分析,据统计,凡是主力资金派发充分、筹码全部转移到散户手中后,一般单户持有流通股都在1000股左右.这样,在年报或中报时,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总户数,短线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目标公司的单户持有流通数,单户持有流通股凡是在2000股左右的,说明已有主力资金在场,但持仓比例不超过50%,难以控盘;凡是单户持有流通股超过3000股的,说明主力资金的持仓已有可能达到70%,应予以重点关注,日后拉升幅度一般都在100%以上。
从分时走势和单笔成交来判断。若分时走势极不连贯、单笔成交量小,通常主力资金持仓量较大、筹码集中度通常较高。
(2)主力资金的持仓成本分析。
对于主力资金的持仓成本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关注下面几点:
① 用换手率计算。
图5-10高换手率案例
一般而言,用换手率来计算主力资金的持仓成本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利用换手率计算持仓成本,要计算的是主力资金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对于老股,在出现明显的大底部区域位置时,可作为主力资金持仓的成本区,其体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侮口的换手率,直到统计至换手率达到100%为止,以此时的市场平均价为主力资金持仓成本区。对于新股,很多主力资金选择在上市首日就大举介人,一般可将上市首日的均价或上市第一周的均价作为主力资金的成本区。
②利用能量潮指标计算。
所谓能量潮指标,为美国投资分析师Lee Granville的主要分析工具,能量是因,股价是果,关于成交量方面的分析,此为相当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该指标通过统计成交量变动的趋势来推测股价趋势。OBV以N字型为波动单位,并且由许许多多N型波构成了OBV的曲线图,对一浪高于一浪的N型波,称其为“上升潮”,至千上升潮中的下跌回落则称为“跌潮”。
实际上,OBV指标不能单独便用,必须与价格曲线同时使用才能发挥作用,OBV指标方向的选择反映了市场主流资金对持仓兴趣增减的变化,通常有向上、向下、水平,其中N字型和V字型是最常见的形态。
一般而言,当股价上涨,OBV指标同步向上,表明市场的持仓兴趣在增加;反之,股价上涨,OBV指标同步呈向下或水平状态,表明市场的持仓兴趣没有多大变化。当股价下跌,OBV指标同步向下.反映在大盘或个股的信号就是一个下跌动能增加的信号,当股价变动,OBV指标呈水平状态,首先表现为目前市场的持仓兴趣变化不大,其次表现为日前的大盘或个股为调整状态。
③测算平均价。
主力资金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主力资金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持仓成本。主力资金若是通过拉高来吸筹的,成本价格会更高一些。通常情况下,中线主力资金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可客观认为是主力资金的成本区,客观来讲,这种计算方法的偏差一般不会大于10%。
④30个交易日股价平均值法。
具体来讲,此方法如下所述:找到最近30个交易日的最低价,然后往前找成交量最大、换手率大于103、下影线最长、十字形态的K线,然后取其前一日和后一日的均价,基本和近期主资金成本接近。
⑤测算最低价。
在最低价位之上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主力资金持仓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高于最低价的15%-30%。
⑥测算股价。
以最低价为基准,低价股在最低价以上0.5-1.5元左右,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3.0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0-6.0元左右为主力资金的大致成本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