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实战法则:事成于大度之士
苏轼曾这么谈起过成败:“天下事成于大度之士,而敷于寒俭之小人”。这的确是想不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试想,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世上难有“舍不得孩子就能套到狼”的好事。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中谋生、创业,不懂得包容与付出,不感意承受别人无法忍受的挫折与重压,不舍得牺牲自身小部分利益为代价而赢得长远的、全局性的大利益,要想成功是万万不行的!
之所以说“寒俭小人”成不了大事,是有典故的: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胞”,终于灭了炅国洗雪了“勾践俯首称臣于吴王”之耻屏。然而范蓝自然有自知之明,认为感名之下难以长久安居,并深知以勾践的为人——与其共苦易,而与其同甘难。于是范鑫悄然离开了越围,而辗转来到陶地,自称陶朱公,从事商贾贸易,而高甲一方。
后来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下杀人之罪,性命堪忧。于是陶朱公便想派享受惯畜裕生活的三儿子去救二儿子。可一直随陶朱公从越国颠沛到陶地的大儿子却怎么也磨不开长兄的颜面而执意要去,犹豫间。陶朱公便答应了大儿子的请求。临行前,陶朱公让大儿子带了一千两黄金并附上一封亲笔信,要其交给他的好朋友,楚王身边的谋士——庄生,并再三叮嘱:“到了楚国就把黄金送到庄生的住所。听任他办理,千万不要跟他执拗。”
陶朱公的大儿子到了楚国后,的确按他父亲的吩咐那样去做了。庄生收下信和黄金后,就对陶朱公的大儿子吩咐道:“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停留!即使你的弟弟被放出来了,也不要问为什么"。但是陶朱公的大儿子却违背了庄生的意思,不但私自留在楚国,而且还擅自用自制的黄金去找了楚国掌权的其他达官贵人,生怕托庄生办事不能成功。
而庄生起先则以星相学说游说楚王大赦天下,楚王也初步答应了。可不地道的陶朱公的大儿子闻听楚王即将大赦犯人的消息,便因怜惜金子而顿生反悔之意。表面上是向庄生行告辞之举,实质上是为了讨回送出去的黄金。庄生本来就没有坐收陶朱公黄金的意思,再看到陶朱公的大儿子非但没按他的意思回到陶地,反而去找其他无关紧要的人而走漏了营救的消息,顿时感到自己有被他人出卖了般的羞愤,于是,把金子当即退给了长子。意想不到的是,庄生又找到楚王,对他说:“我上次提到星相的事情,大王说要用修行德政来报答上天。如今我听到外面议论纷纷,都在纷传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让其家人拿了很多黄金来贿赂大王您身边的大臣,因此,百姓都误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而让大家享受到由此而带来的成果。谁又能说“过程”没有“结果”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