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实战法则:股市中的囚徒困境
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因其“囚徒困境"的理论,而著称于世。
囚徒困境理论是这么论述的:英美诉辩交易的诉讼制度下,有某一案子的两个囚徒,设为甲和乙,系同案犯,在事先无任何串供可能的情况下,甲如若承认自己在案件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甲可能被判处10年徒刑,而乙可能逍遥法外,互相对咬,则有可能乙判10年,甲则无罪,甲乙风险收益对等;如果甲如实供述其与乙在案件中各自起到的作用的话,那么甲可能被判处7年刑,乙则可能被判处5年刑:而对于甲或乙的个人而言,如果事前有约定或是在分别接受审讯中心领神会,有限度地承认检控方所掌握的部分证据以达到避重就轻目的,而不是甲和乙互相想把对方搞到10年刑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是甲和乙分别被判处3年刑和2年刑。
抛开法律和道义层面,“囚徒困境”理论至少可以给某一事件中的利害攸关方(stakeholder)以这样三种启示:(1)“牺牲自己完全没必要,甲一人顶包的话,未必能博得乙的长久感激;更或许还有可能乙根本不知道或不承认有甲的“舍身为人”:(2)甲和乙都顺势而为,如实供述有好处,至少可以不背过多的思想负担;(3)甲和乙都互相为对方着想,有限度地分担可以分担的、最低限度的责任,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将“囚徒困境”理论及其启示放在证券市场,可以引申出如下随想。
一、牺牲自己完全没有必要
在证券市场中想要牺牲自己的方式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当市场运行到底部位置,在恐惧气氛中仍强化自己的空头思维方式,而放空被套的筹码,以至于踏空即将到来的强势涨升行情:另-种是当市场运行到顶部位置,在贪婪氛围中仍强化自己的多头思维方式,而满仓持筹购入股票,以至于在即将到来的下跌中行情被活活地套死。两种相反情形,结果不同但悲剧一样的错误操作,其有别于现象的本质都在于逆势而为,为所不该为。在底部位置踏空行情,将廉价筹码拱手相让给抄底大军,没有一个人会感激您的“慷慨”;就像是“囚徒困境”中的甲方,把所有问题都一人扛,未必会赢得乙方的感恩戴德。而在顶部位置全部满仓以致套牢,将真金白银换回转瞬间即将变成铜铁锡,也不会有一个人会感谢您的“慈悲”与“乐善”:也像甲囚徒那样以身背10年刑换来乙囚徒的自由身,反而不大可能使乙囚徒为甲的义气而感激涕零。由“囚徒困境”启示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提示,在项部和底部位置,行情即将反转和逆转时,不要像甲囚徒那样千出“牺牲自己财富”的傻事,
二、喉势而为,不背负担
心理学理论的真谛即在于破解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障碍时,不妨用“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八字诀,当证券市场形成一段趋势时,往往很难在短期内因外力因素而得到逆转,一切皆因其供求关系、价值价格、运行周期的内因使然。如果涨势已起,不妨顺势而为,缩减持有的资金,用以增持即将不断增值的股票筹码:而且不背过多思想负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在涨势未尽时,过多地疑神疑鬼,去猜测自以,为神算、其实还很遥远的顶部,一则容易引起焦虑,二来有可能错失本该获得的一段很丰厚的利润。同样道理,如果跌势既起,也不妨顺势而为,扩火持有资金的比例,用以减持即将不断贬值的股票;而且不要在跌势未尽时,过多地大胆自信,去猜底、去摸底,以至于在跌势只到下山时的半山腰处就被满仓套牢,陷入真正底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到来的旋洞中,全军覆没,死在真正底部到来的黎明前最想暗的时刻也就很自然了。
“顺势而为”对投资者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你想要得到的大部分,可以舍去你不想要的小部分,一言以敞之,就是“打蛇要打七时,吃鱼要留三分”,正如“囚徒困境"理论中的甲囚徒一样,虽然如实讲,可能换来7年刑,但总比逆势而为被乙推卸责任,以致被判10年刑,而多承担换来三年徒刑之代价的结果要来得好些。由“囚徒困境"启示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提示,与其枉费心机去逃项抄底,还不如脚踏实地、顺势而为,为所当为。那样。虽然我们可能错失一段利润,承受一定代价,但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得以把握住大多数的机遇,避免掉大多数的风险。
三、和谐共存,稳中求进
股市健康可持续地向前发展,是市场参与各方,包括管理层的共同心声与心愿,很难想象一个长期走熊或是不温不火、牛皮整理的市场会吸引新的投资者和新的增量资金来加盟其中。现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曾表示过:“证券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直接融资的市场,它也是一个创造财畜的市场”,所以说,保持市场的吸引力的奥妙所在,就是它一定是建立在通过公司治理,提升每股业绩,使价格适度超然于股票内在价值基础之上的、良性循环的一种运转模式,具体表现为有涨有跌、进二退一地、螺旋式地上升,以达到稳中求进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要互相换位思考,适可而止,留有余地,通过达到“和谐共存”目的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市场向前健康发展。
对于多空双方而言。多方在业绩大增、最气提振的背最下无须盛气凌人。非得以轧空走势将空方置子死地而后快,想尽收渔翁之利的代价无非是承受超限度的风险,直至拉到严重背离价值,无人跟进的境地,面临资金链断裂而引起燦仓风险的还是胃充大鳄的机构主力。万国的破灭。德隆的教训,都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点上,大家要像第三种情形的甲、乙俩囚徒那样,做多的时候不妨做点偏空的准备,做空的时候不妨做点偏多的准备,那样有可能因失去激进而错失利润,但也会因得到稳妥而规避掉本不该有的风险。就像甲囚徒那样,与其耍他选择因激进而有可能面对的10年刑的话,他不如会选择因与乙囚徒达到默契,随之而来的3年刑。
对于证券市场中管理层与其他参与方来说,也未常没有些许启示。过往那种“而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似的资金与筹码扩容速度与节奏失调的教训,该给站在证券市场前仆者脊背上的后维者以警醒了,怎样建立一套动态数学模型以确保新增资金的入市,确保新增资金的入市速度能随扩容的节奏而起舞,既考虑市场各方承受力,又维护其资产不被过度稀释而得到有效增值的利益,更满足国家有效配置资源的直接融资诉求,真是善莫大焉?有可能为了受众的心理的承受力,有时不得不放慢扩容的脚步,但以减速的代价换取为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未尝不是“囚徒困境”第三种情形下所作出的明智之举呀!
“囚徒困境”虽然字面不雅,但塑论中的个中道理的确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