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市,不用行情软件看K线或均线而炒股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看K线的这些人通常都是高手,而且是真的高手,如同巴菲特说的那样,他的办公室里面没有一台行情报价机,也就是说他也不看行情。而对于大多数A股散户而言,通常都是看着电脑或手机上的股价分时图,对着由每天分时图上四个价格所提炼出来的蜡烛图而形成日K线、周K线或月K线等等,再参照着各种指标MACD、KDJ、BOLL等等,就做出了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的交易决定!为什么高手们,特别是那个世界上唯一被称做股神的巴菲特不看行情、不看K线而从股市里赚得了大笔的钞票?相反,紧盯股价每时每刻走势而全情投入的广大散户却没有赚到钱呢?这里面的原因固然非常多,但是在悟严大叔看来,广大散户这种紧盯股价的做法是把力气用错了地方,这是因为,所有仅仅基于K线或均线做出的交易决策都有可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无法保证百分百之正确。
为什么仅仅基于K线或均线做出的所有交易都有可能错误的呢?原因在于,相邻两个时刻—比如相邻两分钟或相邻两天—的股价的关系是难以确定的;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就看相邻两天的股价关系吧,悟严大叔把这种相邻两天的股价之间的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正相关的意思是,如果前一天股价的蜡烛图为红柱,即通俗说的上涨,那么第二天也为上涨,即这两天的股价走势是正相关;下跌的时候,前一天为绿柱,即通俗说的下跌,那么如果第二天走势也为下跌,那这两天的股价走势也是正相关。负相关的意思是,如果前一天股价为上涨,而第二天股价为下跌;或者反过来,前一天下跌,而第二天上涨。打开任何一支股票的日k线图,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相邻两天的股价几乎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这似乎是常识,也就是说我们看不出在相邻两天股价走势存在任何可以利用机会,当然我们没有对过去所有的走势进行回溯测试,在这里只是凭眼力仔细推断得出的结论。那么为什么相邻两天的股价走势关系是很难确定呢?如同前面我们看到,在中国股市大部分散户都是看手机或电脑根据行情软件进行决策的,在前一天的交易结束后,市场参与者和潜在参与者都开始对收盘后的市场进行分析,或深或浅的,或广或窄的,然后得出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最后到第二天根据行情走势做出交易决策。那么这种决策的变化就依赖于每个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有些人或机构前一天可能满仓买入,第二天就可能满仓卖出,甚至过会儿又满仓买入了,有些则相反;从市场参与者的总体效果看,这样的结果就是两天之间的K线走势变得有时候正相关,有时候负相关,关系难以把握;这就意味着,基于K线的交易决策也是极其不靠谱的,这是由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机制决定的。
那什么时候基于K线的决策机制效果最好呢?答案是牛市或熊市,最不好的就是当下(2016年这样的牛皮糖市场)这种缺乏明显趋势的市场!比如对于市场上曾经流行的涨停板敢死队或打板战法,在牛市的成功率也是非常高,原因在于牛市里相邻两天的K线走势正相关程度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趋势已经形成!从博弈论的角度,也就是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牛市就是一个新手或散户不停的加入过程,而熊市就是一个参与者不停的离开过程,或者市场参与交易的资金不停增加或减少的过程!在牛市里面,新手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线性”的,即买入之后赚了又买入又加仓,众多新手陆续加入的过程导致了相邻两天的走势相关性增强,就形成了趋势;而熊市则相反。但是在一个缺乏明显趋势的牛皮糖市场,这时候的市场参与交易资金或市场参与者往往也是保持一定或者微小波动;且市场参与者均为经过了一定的牛市或熊市的历练,不再是“线性”思维,而是“非线性”思维;就是说,这时候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可能是,昨天跌了他会买入,今天大涨或稍微涨一点点,他就卖了,或者反过来;那这样的总体效果看,相邻两条K线相关性就非常差,没有明显的趋势存在,那么基于K线的交易决策也就有了高概率失败的可能,涨停板敢死队或打板一族也就消失了。
既然相邻两天的K线走势都是难以确定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所有基于K线为基础的交易系统都是完全可能出现错误的,即出现亏钱可能的,比如由K线而形成均线系统,所谓5日均线、10日均线等等,也都是不完全靠谱的。
既然所有“仅仅基于K线或均线做出的交易”都有可能错误的,都有可能亏钱,那么对于持有这样系统或坚持这样系统的交易者来说,该怎么办呢?那就是通常的策略,止损!这就是很多人所强烈推荐的止损。有过一定交易经验的人知道,止损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多次的止损,悟严大叔面对多次止损的感觉就是面临死亡的感觉,一种要重建或抛弃自己多年交易系统的感觉!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下次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