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是企业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支的净额后得到的利润。利润总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营业利润,这部分利润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获利。它通常和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份额、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因素有关,由一定的客观因素决定并且可以通过改进提高盈利水平,是企业可控的利润。通过对过去几个会计期营业利润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对未来营业利润的发展情况做以预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而企业的另外一部分利润,也就是非正常利润是由营业外收支组成的,表现为偶然发生和不可控性,这部分利润存在随机性,以前发生不代表以后发生,当期发生过不代表不会再发生,完全没有规律可言。从利润表的结构上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是利润的第二个阶段。
1.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营业外收入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意外发生,它的发生并非企业所能控制的;二是偶然发生,重复出现的机会较小。
对一部分符合国家扶植政策的企业来说,营业外收入也是一种可预测的收入来源:比如国家对生产中消耗“三废”材料的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扶植政策,增值税的退回作为营业外收入是可以预测的。在某些特别行业中,国家补贴成了企业扭亏的唯一途径,对这样的企业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考虑补贴收入对利润的补偿作用。
2.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一般情况下都属于“飞来横祸”。固定资产的盘亏、报废、损毁和出售的净损失,因为自然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资产损失,以及因其他不是由生产经营事件产生的费用支出都在营业外支出的项目中反映。
营业外支出有时也暴露出企业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比如固定资产的盘亏就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一项资产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在企业报表分析中,这些项目往往都透露着企业经营的现状。
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