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成为巴菲特与寻找“巴菲特”
投资者没听说过巴菲特的,我想是极其罕见的。巴菲特的成功不仅在于他赚了很多钱,更在于他几乎每年都赚钱。从25岁正式开启投资之路算起,只有两年是亏损的(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而且最大亏损不到10%。
巴菲特的父亲当过股票经纪人、国会议员(金融方面),爷爷是个开杂货店的。在这样环境熏陶下,巴菲特从小就有很有经济头脑。比如整箱批发汽水,拆开零售赚差价;承揽小区附近的送报业务——自己跑腿送报;买一些旧的游戏机,修好放到理发店赚钱。他11岁第一次炒股,要不是他姐吵着要卖,最后还能赚更多……
巴菲特16岁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商务。学了两年感觉没啥意思,转学到林肯的内布拉斯加大学(美国的大学转学比较容易),19岁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随后,他想申请哈佛继续学习,被拒绝;最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大师)的学生(红杉资本的比尔鲁安是巴菲特同班同学),获得格雷厄姆执教22年给出的第一个A+,并获得经济学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巴菲特遇到了亦师亦友的菲利普费雪(成长股投资大师),在他的身上,巴菲特明白了投资不能靠捡烟蒂股,更应该“搭便车”寻找成长股。之后,他遇到了合作至今、已经超过50年的搭档查理芒格(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被人称为行走的书架,足见其知识之渊博。
说了这么多,大概介绍完了巴菲特的履历。对比一下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巴菲特,难度大不大?我们的家庭环境有没有那个层次?我们自己有没有那么拼搏?我们成长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贵人相助?一个人成功,除了自身肯努力之外,外界的因素实在太重要了。名师出高徒,巴菲特遇到了名师;圈子决定格局,巴菲特遇到了益友;最关键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恰好巴菲特自己也是资质非凡(潜台词是极其努力)。
一方面想做躺平青年,一方面又想着在股市暴富,不下点功夫真是不行。成为巴菲特是希望渺茫,找到“巴菲特”难度低点。衡量一个东西好不好,拿出几个标准框一下就知道了。同理,寻找“巴菲特”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业绩长期优秀、回撤控制很好、为人正派无绯闻、投资“攻守兼备”、长远眼光不纠结一时得失、所处公司没啥负面新闻,这大概就是要寻找的“巴菲特”所拥有的特点。
不懂的领域谨慎参与,不懂的东西可以去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说达到如此境界,如果拒绝接受“新”事物,原地踏步,那落后是迟早的事。君子不器,我的理解是不拘泥于外在表现。好比一碗水,碗是方形的,看起来就是方形;碗是圆形的,看起来就是圆形。其实它还是一碗水,表现形式并不改变它的本质。只要能赚钱、能安全平稳赚钱的方法,就是值得学习的方法。
成为巴菲特还是寻找“巴菲特”?这两者并不矛盾,需要做的是改变思想。在寻找“巴菲特”的同时,不断学习,使自己不断接近“巴菲特”水平。从善如流,不固执己见、坐井观天,如果这篇文章能让你有所启发,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