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市分析]“股神”巴菲特原来是这样做投资的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首图来自壹图网。
实现财富的增值,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
在过去,人们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或是购买房产,这两项几乎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不过时至今日,财富增值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房住不炒”基调之下的房价也难以维持无休止的上涨之势。于是,很多人便把目光投向了股市。
然而,股市从来都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既能赚钱又能赔钱。很多怀揣着“一夜暴富”梦想的股民,都抱着资金奋不顾身地闯了进去,到头来却发现自己非但没盈利,反倒亏得一塌糊涂,成了被人收割的“韭菜”。
投资股市真的不靠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很多散户在投资股市之前,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是脑子一热便跟风买入了,到头来他们虽然可以看到成交价、成交量、历史K线图,却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究竟买的是什么,赔钱自然在所难免。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投资股市呢?对此,相信很少有人能比“股神”巴菲特更有发言权。虽然巴菲特没有写过什么书,但他每年都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这些信件用平实的语言几乎提炼出了巴菲特投资实践中的所有精华。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这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可谓是最好的教材。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拆解这些信件之中,蕴含着巴菲特怎样的投资理念和方法。
巴菲特如何选股?
“股神”之所以成功,靠的自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其独到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曾反复强调,持有股票就是拥有企业的一部分,不了解公司的运行机制就去购买该公司股票,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在他看来,拥有一家公司全部的股份与只购买部分股份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而购买股票必须要着眼于公司的发展前景,“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成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分析家”。
在公司选择方面,巴菲特深受格雷厄姆和费雪两位投资大师影响,并在日后的实践中形成出了一套价值投资方法论。具体而言,由于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因而发现那些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了的公司,在其股价处于低位时出手并持有,等到回归价值,总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巴菲特并不是盲目地去选择公司,在伯克希尔公司1977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如此说道:
“我们投资股票的选择方式与买进整家企业的模式很相近,我们想要的企业必须满足四点:
我们不妨针对前两点做进一步解读,先说“能够理解的企业”。
巴菲特有个重要的投资原则,绝对不买自己不了解公司的股票。在他看来,股票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应该总是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思想或是局部趋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反的,投资决策应该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而投资者的成功与他对自己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成正比。正因如此,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去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这也是他能够坚持长期持有并获得惊人收益的种种原因。
那么,怎样的企业才算得上是“能够理解的企业”呢?
一方面,业务结构要清晰,简单易懂。
这样的企业,恰恰就是最容易进行准确分析的企业。巴菲特声称,超乎寻常的投资成就,往往只是通过普通的事情来获得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常出色。他也一再告诫投资人:“你的投资成绩并非像奥运跳水比赛的方式来获得评分,难度高低不重要,你正确地投资一家简单易懂而竞争力持续的公司所得到的回报,与你辛苦地分析一家变量不断、复杂难懂的公司是不相上下的。”
另一方面,企业要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
对于企业的价值投资分析,必须要以企业长期稳定的经营记录为依据,这样才有可能真正预测到公司未来的长期现金流,继而实现对企业的估值。如果企业经营总是起伏不定,甚至经常改变业务方向,既增加了犯错的几率,又不容易实现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再来说“具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企业能否具有良好的长期前景,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常年保持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是否具备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质,这便是巴菲特口中“护城河”的体现,只有拥有足够宽的护城河,企业才能够有效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攻击”,进而帮助自己在更长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财富,并稳固其市场地位。
至于什么才是企业的护城河,巴菲特并没有进行过多阐述。不过,美国顶级投资研究和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主管帕特·多尔西(Pat Dorsey)对于这一问题研究颇深,他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一书中总结出四类企业护城河:
总结起来,只要拥有上述四类中的一种,便可认为该企业具备护城河,而拥有的种类越多,说明企业护城河越宽,越能够抵御市场竞争及风险,自然就越能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高回报率。而巴菲特所投资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列公司等,无一不是具备宽护城河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