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股票估值方法
巴菲特告诉我们,价值投资就是要用4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这只股票的价值有1美元。只有这样,当股价下跌到40美分时,我们才敢于抄底买入。因此,价值投资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弄清楚上市公司的价值。这也是投资者在阅读财报时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按照格雷厄姆早期的理论,公司的价值就是公司净资产。也就是公司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差额。其中总资产包括公司的厂房、设备、现金、存货等,负债包括公司的银行贷款、对供货方的欠款、公司发行的公司债等。这两项之差表示公司资产中真正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因此,公司净资产在会计上又叫做所有者权益。
用净资产除以公司的总股本,得出来的就是每股净资产数据。这代表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
格雷厄姆注意到,很多股票在股票市场上都是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出售。投资者买入这些股票后,可以获得比自己投入更多的资产。这在格雷厄姆看来是十分划算的交易。
1916年,古根海姆家族决定将自己持有的古根海姆勘探公司出售。售价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经过分析后发现,这家公司实际上已经是一家投资公司。它持有大量其他公司的股份。
格雷厄姆对古根海姆公司持有的股份做出了一个最保守的估计。他推算出这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至少为7623美元。这意味着有10%的获利空间。当时年轻的格雷厄姆还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其他人,并收取他们投资收益的20%作为报酬。
1923年初,格雷厄姆自立门户,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兰赫私人基金的第一个投资目标是杜邦公司。早在1920年,杜邦公司利用通用汽车陷入危机的机会,将后者兼并。两家公司形成交叉持股的局面。
1923年,经历了一战后的美国经济逐渐复苏。通用汽车股价因为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大增而利润直线上升,每股达到385美元。但军火巨头杜邦公司因为失去了暴利来源,股价急剧下跌,股价仅仅维持在298美元。格雷厄姆注意到这两只股票价格的巨大差距。他认为,杜邦公司持有通用汽车38%以上的股票,而且这一份额还在不断增加。这两只股票的价格必定会呈现同涨同跌的行情。当时非理性的行情注定难以持续。
这次格雷厄姆不仅大笔买入杜邦公司股票,而且大笔卖空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两个星期后,市场对这两个公司股价之间的差距做出纠正。杜邦公司股价一路上涨,涨到366美元。而通用汽车股票则随之下跌,跌到370美元。格雷厄姆正反两笔交易均以赢利结束。
1926年,格雷厄姆再次发现了一个这样的投资机会。这次他的投资目标是一家从洛克菲勒集因中分离出来的石油管道公司——北方石油管道公司当时北方石油管理公司的股价只有65美元,总市值大约是280万美元。但是根据格雷厄姆调查的教据显示,仅这家公司持有的铁路债券市值达到360万美元,合每股近90美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价值被股票市场严重低估了。
于是,格雷厄姆大笔买入,总共持有了这家公司15%的股份。在股东会上,格雷厄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公司的长期债券占用了大量资金,对公司毫无用处,不如将它们卖掉分给股东。他的观点获得了多数股东的赞成。不久,北方石油管道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将公司持有的铁路债券兑现,并向股东攴付每股70美元的红利。在众多投资者的跟风下,这家公司的股价大幡上涨。格雷厄姆获得了股票分红和股价上涨的双重收益。
从这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格雷厄姆早期的股票投资策略:以净资产作为公司的实际价值。当公司股价大幅低于每股实际价值时,就大量买入股票,等待股价向每股净资产靠拢。根据格雷厄姆的这个理论,股市上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财务指标:市净率(PB)市净率是股票市价和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它反映了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1块钱净资产所需要的价格。我们可以发现,按照格雷厄姆的估值方法,当一只股票的市净率小于1时,就出现了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投资机会。市净率越低,未来的获利空间就越大。如果市净率超过1,就没有什么投资机会了。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门下学到了这种以净资产作为公司价值的估值方式。1954年,当巴菲特还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打工时,就利用这个方法发现了只“大牛股”:新贝特福德公司。当时这家公司股价只有45美元,但账面上有大量的现金资产。折合算下来每股的现金资产高达120美元。借助这只股票,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大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