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有价证券管理方式
就目前的状况,有价证券管理处在两种竞争战略的拉锯战之中:活跃的有价证券管理和指数投资。
活跃的有价证券管理者不停地买卖大量普通股。他们的职责就是使客户满意,这意味着在股市上不断开创新业绩。或许有一天某客户使用最显而易见的衡量标尺间:“我的投资与整个市场的投资相比表现如何?”,回答是比一般投资要好,这样她就将钱继续留在基金里。为了体现突出的业绩,活跃的证券管理者努力预侧未来6个月里股票的走势,并不断更换其证券组合,希冀能从预测中获利。今天的普通股共同基金(mutual fund)平均拥有100种以上的股票,周转比率达到80%。
而指数投资采取的是购买并持有这样一种被动步骤。它收集并持有各种各样的普通股并创造性地将投资组合设计得贴近标准普尔500 (S&P500)这一基准价格指数。
与活跃证券管理相比,指数证券投资的方法相对较新,应用不够普遍。进人so年代以来,指数基金战略已完全自成一体并脱颖而出。但是两派的倡导者一直相峙不下。并要在最终的投资回报上比个高低。活跃派基金管理者认为,凭着他们高超的选股技巧,他们可以击败任何指数管理者。而指数派的战略家们则有近几年的辉煌历史做后盾。追踪1977-1997年的业绩表明,能够打败标准普尔500的共同墓金的万分比呈急剧下跌的趋势,从早期的50%降到近4年的25%, 1997年以来情况更糟,到1998年10月,有90%的活跃证券基金的业绩低于市场表现(平均比标准普尔500低14%)。这愈味着只有10%的公司的业绩好于平均水平。
活跃证券管理的方式尽管被广泛采纳,但今后却很难超出标准普尔500这一水准基点。原因是他们每年疯狂地买卖上百种股票,在某种程度上,机构资金管理者本身变成了市场的买主和卖主。他们的基本理论是:购买我预计很快会获利的股票,然后出手,管它是什么股呢?这种炒股逻辑的致命弱点就在于:鉴于金融市场的复杂环境,正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进一步动摇上述理论的基础并使事情复杂化的原因是频繁炒作的内在成本所产生的效果。成本增加只会使投资者的净回报减少。对这些成本因素加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活跃证券机构本身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指数投资由于没有产生同样多的投资,在很多方面要好于活跃管理投资。但即使是最好的指数基金,处于顶峰期的基金,也只能产生大众市场的收益,不多也不少。指数投资者绝对不会比一般市场差,但也不会太好。对于投资者来说,两派战略的潜在魅力是相同的:即通过多元化战略来尽可能减少风险。通过持有多种分别代表不同的行业和市场不同部门的股票,投资者希望编织一张温暖的保护毯.避免出现将钱投在某一失败领域而产生的灾难性结果。在一般时期,人们会这样想:多元化股票中的某些股会下跌,而其他股则上涨,让我们合掌析求,后者的得会抵消前者的失。活跃派管理者认为,随着资产组合中股票数量的增加,获胜的机会也更大。十个比一个好;一百个比十个好。
指数基金从定义上也是支持这种多元化战略的,但条件是它反映出的指数也是多元化的。事实也是如此。传统指数证券基金不断在100种有上升趋势的股票中转换,故也支持多元化。
我们对多元化这个词听得太多也太久以至于我们对它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业绩平庸都可以充耳不闻。的确,活跃派和指数派都采取多元化战略,但总体上讲二者都不会产生特别突出的回报。真正聪明的投资者必须问自己下述这样一些问题:我是否对平均回报满意?我能否做得更好?
巴菲特对这场活跃派与指数派之争是如何评论的呢?如果让他在二者之间择其一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指数派。对那些不能容忍风险或者对企业经济知之甚少却仍想参与普通股长期投资的人来说,尤其应如此。巴菲特说:“通过定期地投资于指数基金,那些门外汉投资者可以获得超过多数专业投资大师的业绩。”然而巴菲特还有第三种选择,这种选择有别于活跃派资产投资组合,但又能击败指数基金的战略,这就是集中投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