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弄清楚增长的年报实际上到底可不可靠,还是要行公司的主营业务,如果主营业务增长缓慢,那么年报中增长迅猛的业绩无疑是有水分的。
面对一份看起来很“高调”的年报,首先应该做的是.将该上市公司近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年报进行纵向对比,了解公司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否符合过去的预期,这样可看出该公司对市场预期的准确度,从而使投资者对未来一年的操作制订更好的计划。同时将这份年报,与行业内其他公司年报进行横向对比,更加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这家公司所处的竞争地位。
对投资者来说,面对年报,还应该学会辨别其数据的真实性。一些上市公司会通过增加收入、减少成本、增大利润等在年报上制造虚假萦荣。比如,销售利润率陷阱。如果公司经营无重大变化,它的销售利润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报告期内的销售利润率变动较大,则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计或多计费用,从而导致账面利润增加或减少;再如,应收款项目陷阱。如有些公司将给予销售的回扣费用计人应收款科目,也能使利润增加。
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的行为,使得其年报中呈现出来的利润高速成长带了很多水分,而有些上市公司虽然业绩预增了50%甚至是100%,但在上一年的从数只有每股0.01元,增长50%不过是0.015元,增加100%也不过是0.02元,对股价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支撑。还有一些公司的业绩增长来自于变卖子公司股权或者矿产、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盈利,这些收益都是一次性的,这样的高成长要打些折扣。对于以上种种情形,投资者都要擦亮双眼,看清些。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弄清楚增长的年报实际上到底可不可靠,还是要看公司的主营业务,如果主营业务增长缓慢,那么年报中增长迅猛的业绩无疑是有水分的。比如,主营业务同比指标,上升幅度超过20%的,表明成长性良好。下降幅度超过20%的,说明主营业务滑坡。尤其有两类业绩预增要特别小心,第一类是资金链紧张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卖个好价钱”,可能会在业绩上做手脚:第二类是公司所处行业为夕阳行业,其公司业绩向好,也有可能是经过“浓妆艳抹”。
此外,投资者对于高成长的企业还得算算市盈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是长期走牛的股票,没有跟随大市出现明显的调整,即使该股的业绩确实很好,但股价的上升空间有限,买进之后风险可能会大于机会。相反,那些尚未被市场重视的预增股,股价容易被低估,买进后反而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