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看股市]国家发6.4万亿 钱都去哪儿了?!
毫无悬念,5月CPI降至“2时代”。
今天上午(6月10日),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8%,同比增长2.4%,八个月后重回2时代。
同时,5月PPI同比下降3.7%,预期下降3.3%,前值下降3.1%。 CPI逼近2%,PPI跌穿-3%,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通缩。
虽然我们早已对CPI和PPI有预期,觉得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但下降这么多,还是出人意料。 畜肉类价格依然是影响CPI的主要元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7.4%,影响CPI约2.5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影响CPI上涨约1.98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畜肉类价格帮忙支撑着CPI数据,我们现在的物价会非常难看。
同时,5月份鲜果价格下降19.3%,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2.3%,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8.5%,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几大类物价同时下降的情况并不多见。 仅从物价方面看,我们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之前还有人吵吵着说通胀要来了,但实际上,哪有什么通胀,通缩的风险更大。
5月份,乃至一季度的CPI上涨,很大的因素都是猪肉在支撑,但猪肉可能也撑不了太久。
一方面是需求不旺,夏天本来就是猪肉的传统消费淡季,又叠加疫情影响,猪肉价格已经环比下降了。
另一方面是供给放量,之前价格涨的时候,养殖户都惜售,现在价格开始跌了,大家反而怕卖不上钱,都急着卖,养殖户集中出栏,供应增加需求疲软,未来猪肉价格很可能快速回落。 受猪价回落的影响,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下半年 CPI可能滑落至负区间。 如果为负,这也将是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CPI第一次降至负值,其它分类价格再无起色,我们可能就真的要经历通缩了。
有人会说,通缩好办,多往市场上投点钱,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但问题是,市场上缺钱吗? 4月份,M2增速为11.1%,增速分别比3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创下2017年4月来新高. 这说明,从整体上来说,市场上是不缺钱的。
但这些钱跑哪去了?却是一个谜。 老生常谈的股市和楼市,在一季度整体都是下跌的,说明钱暂时并没有溜进去。 一季度住户存款新增6.47万亿元,同比多增4012亿元。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同比多增1.53万亿元。这两个数据说明,新增货币的两个主要去向,首先是进了实体经济,用于复工复产。 其次是居民储蓄增加,说明老百姓对未来预期不好,开始存钱了,相应的消费和投资减少。
新增贷款数据,也可以从侧面验证。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创下了同期历史,但居民贷款增加不多,住房贷款也很少,绝大部分新增都是企业。 企业从银行拿到钱后,又转成了企业存款,变成了M2的一部分。 总结下来就是,央行的货币投放,主要流入了实体经济,之后又形成储蓄,滞留在了银行内空转。
经济想要上涨,目前只能寄希望于储蓄搬家。 怎么进行储蓄搬家呢?说白了,还是两条路,一条是把股市弄起来,让股市有赚钱效应;另一个就是重提楼市这个“夜壶”,取消限售、限购,进行降息等等政策刺激。 目前来看,高层对于楼市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结合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城市楼市政策一日游的表现,短期内,楼市这个“夜壶”重提的可能很小,但长期看,地方政府忍不忍的住,有待商榷。 不过,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时候,上涨的可能大于下跌的可能,如果是刚需买房,能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利率,可以考虑尽快下手。
市场上钱多了,无疑对股市构成利好。
不过,股市跟你不按套路出牌的女朋友一样,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次耍脾气是啥时候。 短期而言股票不是理性市场,涨跌起伏符合随机漫步理论;但长期看,只要央行的弹药库够充足,下半年股市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