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个人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效应,让我们思考3个问题。
1.在不考虑财务困境成本的情况下,如果个人被课征的股利与利息的税率一样,即ts=tg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什么?
企业将选择可以给其投资者带来最多现金流的资本结构,这等于选择一个使所上缴的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之和最小的资本结构。
按照我们的分析方法,假设一家税前利润为1美元的公司,缴税后,股东收到(1-tc)x(1-tg)美元;而债券持有人可以收到1-tg美元。我们可以发现,在ts=tg的情况下,债券持有人的收入大于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从直觉上说,在支付给股东时,收入被双重收税,一次在公司层次,一次在个人层次。相反,如果支付给债券持有人,仅仅在个人层次被收税。
注意,我们在之前的章节假设没有个人所得税,这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即利息和股利的税率水平相同。没有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股东收到1-tc美元,而债券持有人收到1美元。因此,就如我们在之前章节所说的那样,在一个没有个人所得税的世界中,公司应该发行债务。
2.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公司对于发行权益还是发行负债都一样呢?
如果股东和债券持有人收到的现金流一样时,公司对发行权益还是发行负债无所谓: (1-tc)x(1-ts)= (1-tg)
3.现实的世界中,公司会如何做?
尽管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太难而无法确切地回答。不过,让我们开始从最高的税率等级来思考这个问题。在2005年,公司的税率是35%,对处于最高边际税率的投资者(债券持有人)而言,利息也要被收取35%的税费。而对处于最高边际税率的股东而言,股利的税率为15%。
在这些比率的条件下,(1-0.35)x(1-0.15),其等于0.55。公式的右边为1-0.35,其等于0.65。由于任何一个理性的公司更愿意把0.65美元交到投资者手中,而不是0.55美元。乍一看,公司喜欢采用负债甚于使用权益。
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有其他的因素改变了这个结论呢?有可能我们对权益收入的讨论并不完全。公司可以用多余的现金流回购股份而不是支付股利。尽管资本利得也会被收取最高为15%的税款,但股东只是在销售股票获取资本利得时才缴纳税款,而不是在回购股票的整个过程中缴纳税款。因此,事实上资本利得实际税率小于15%。由于公司既发放股利又回购股票,因此股票分红的实际个人所得税率必然小于15%。
较低的实际税率水平使得发行权益所带来的负担较小,但这个较低的税率并不会导致任何公司选择用股票代替债券。例如,假设股票分红的实际税率为10%。对于每一美元的税前利润,股东可以得到(1-0.35) x(1-0.10),这等于0.59美元。这个数目小于债券持有人得到的0.65美元。事实上,只要股票收入的实际税率是正的,债券持有人从1美元税前利润中所得到的最终收入总是大于股东。我们已经假设债券持有人的税率是35%边际税率,这进一步加大了使用债券融资的规模。实际上,许多债券持有人处于较低的边际税率,这进一步加大了使用债券融资的规模。
是否有些时候股票对于债务有税的优势呢?是的,非常有可能。想想20世纪70年代,当时利息收入的边际税率高达70%。股利的边际税率与利息相同,但资本利得的税率则较低。公司层面的税率是46%。从而,权益收入的实际税率与公司所得税率均小于利息税率的最大值。
然而,考虑到债券在今天有税收的优势,是否有什么因家会导致公司发行股票而不是债券?是的,那就是我们在之前所讨论的财务困境成本。我们之前说,这些成本是对负债税盾收益的一个抵消,从而使得企业采用低于100%的杠杆。同样的观点可以应用于存在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在权益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低于利息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时,负债在一个存在个人所得税的世界里的税收优势小于不存在个人所得税的世界里的情况。即在一个存在个人所得税的世界里,最优负债量将小于不存在个人所得税的世界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