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话是大框架性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策略论,但对于个股,也同样适用。
对于投资,最重要的是理念。理念是信仰,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适合个人的性格、资金性质和投资环境。
股价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看好,类似于基本面式的看好。另外一种则是恶炒。对于第一种,“这种表象会以一系列的消息的形式被传递”,而这些消息会影响到场内的投资者,让它对这个行业中的公司持积极的评价,于是便买入股票。对于纯炒作,其逻辑是相似的,当然,他们并不是奔着未来的分红来的,其实咱前面也讲过,纯价值投资者几乎是绝迹的,只要是看股价涨跌(而不是看价红比与其它资本市场的比较关系)都是投机者,只不过投机者有价值投机与纯概念投机,不过到后来会发展,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
A股有很多约束:
第一、单边市;
第二、周期和金融的权重过大,宏观驱动、自上而下的思维非常重要;
第三、投资者的视野偏短,要求的回报率偏高,有严重的博弈情绪;
第四、缺乏多重投资工具,市场比较分割。
基于此,基本面和市场面必须结合,市场的趋势必须尊重。
当然,从中长期看,基本面对股价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关于基本面与股价的关系:
1、股价未必领先基本面,对基本面的认识是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基本面决定股价的“决定论”的思维不可取。
2、不要用股价倒推基本面,特别是大的框架判断。大部分投资者相信股价蕴含了基本面的变化,所以会用股价波动倒推基本面的好坏,再用基本面的好坏进一步推断股价的走势,陷入循环。其实,很多时候“基本面”并没有变化,只是行情来了,越来越多人更关注基本面中好的部分,而忽视了坏的部分。
3、追求模糊正确,而非精确错误。基本面研究的大忌就是追求精确错误,最终南辕北辙。模糊的东西,虽然无法量化,但决定大格局,只有把握住大格局,才能做到更精确的定位。
4、基本面并非完全客观,很多时候,不是基本面变了,而是人心变了。乐观(“涨”)起来,你会相信“白”的部分,悲观(“跌”)起来,你会放大“黑”的部分。所以,基本面要关注,更多用“证伪”而不是“先验”的方法。
5、并非要通晓基本面才能投资。很多人认为,既然投资某个股票,就要对其行业非常熟悉,像行业专家、像公司高管。如果真的如此,那一个投资者一生能投资多少个行业、多少只个股呢?一旦自己熟悉的行业没落,难道就不投资吗?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投资之道”的理解。
从长期观点来看,一支股票必须反映股票的基本面。如果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基本价值,那么这支股票就值得购买并长期持有,反之,不论市场上如何喧嚣,表现如何强势,都要嗤之以鼻,将股票弃掉。
即便通晓基本面,一个古老的命题随之而生:市场陆续反映了多少基本面的因素?从基本面到股价的反映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存在“惊险的一跃”。
基于A股市场的种种约束,我们既不能做巴菲特式的产业投资,也不能做索罗斯式的宏观对冲,只能走中间路线,即基于基本面的趋势投资。
第一、深入研究中长期的基本面,不要轻易改变,大格局很重要。(买方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搞清楚3个问题:市场如何理解基本面?市场一致预期是什么?市场一致预期的方向?)
第二、在大框架下抓住下阶段股市的核心交易特征。大框架构成了股市的中长期趋势,但每个阶段股市的核心交易特征不同。漫漫熊市也有反弹,铮铮牛市亦有回调,对符合下阶段交易特征的品种,包括对反弹或回调的级别、结构品种的分化等,必须有相应的策略。
第三、一旦下阶段的市场特征确认,选择最好的品种。
第四、在趋势强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负面反向的因素。
机构也非常注重基本面,在进行选股的时候会根据当前的外部政治,宏观经济政策等,再结合着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业绩等许多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基本面再去确定选股的目标。通常状况下,庄家会在经济运行在底部并有向上反弹迹象时再去介入,因为此时的股市经过很长时间的跌势之后,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庄家在分析个股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它的募股质量和时间;未分配利润及净资产值等。他们比较偏爱未分配利润多的、资产公积金与净资产值高的这些股票。此外,它们也会考虑某只个股是否有潜力改观。
案例一桂冠电力
投资者可以通过股价连续走强看出,2011年1月之后股价呈现强势拉升格局,量能放大迹象十分明显,阳线连续多于阴线,资金建仓迹象十分突出。但是,由于投资者只能等到2011年一季报公布之后才知道6家机构新进合计买入5053万股。这样就参照股价以及公司信息披露就完全相符,确实出现了资金在上升趋势中建仓行为出现。
案例二河北宣工
股价同样在2011年一季度出现连续拉升趋势,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当时面对股价走势并不知道是何方资金在操作?只能通过技术趋势的量能、股价K线表现形成提前判断。结果等到2011年一季报披露之后,新进4家基金1家信托合计持有986万股,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25.67%被公布出来了。
现实社会,不论干什么都存在风险。我们购买腾讯的股票,有可能明年他能够产生10000元的利润,也有可能产生100个亿,但是谁也不敢说明年它不会瞬间崩盘,公司倒闭。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社会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如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公司,前几年特别火的“乐视”。所以避风险、理性投资是股市投资的重要原则,但也是最难把握,最难做到的。大多数股民吃亏,损失巨额财富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去避风险,选择迎风险而上。这倒不是说大多数人都是白痴,而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相信真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罢了。更甚者,即便是有人做对了,也会被众人谴责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