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再融资手段,意为: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新股,募得资金通常被上市公司用来补充资金、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那么港股定增有锁定期吗?
港股定增有锁定期吗?
创业板独辟无限售期定增
在大家印象中,定向增发(学名为非公开发行,俗称定增)是上市公司面向高端的机构和有钱个人土豪,定向发行股票融资的一种方式,通常会比二级市场的股价(发行基准日)有所折价(比如说九折、九二折)这样子,然后锁定个一年或三年。
然而,最近北信源先定增融资无锁定期,然后进行了一把高送转。也就是先有4家基金机构拿了12.62亿元参与定增,定增价18.98元/股,无限售期,定增完11月16日立马上市流通。然后呢11月21日晚上就推出“10转增20”的高送转预案,股价立马蹭的涨停,再大涨。(详细可见文章开头所说《奇葩高送转》一文)。北信源定增无锁定加立马高送转,引发市场质疑,是否为配合定增机构减持。在交易所问询下,北信源对此予以否认。呵呵。
不过,由此案例,市场关注到了定增无锁定这么一个细分小众的领域。“原来定增还可以无锁定期,涨姿势了”,群众们表示。
让我们来翻开2014年5月公布施行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发行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本次发行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可上市交易”。
也就是说,只要发行价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股票在发行之日起就可以上市交易,无需锁定。
当时的背景是,主板(包括中小板)的定增都是有锁定期(一年或三年),发行价较股价有折价,里面或许藏有什么猫腻。按市价发行可以更公开、透明,于是在创业板开了这么个“创新”的无限售期模式。
不过呢,由于市价发行、无限售期,虽然无限售期流动性更好,但没有折价安全垫,很多机构可能也不太愿意参与。因而呢,虽然创业板开了个创新的口子,但实际走这种模式定增的公司并不多。
最近两年,即使只算创业板,创业板中现金参与定增的案例,大概有240家次左右(有的公司进行2次及以上定增),而真正无限售期的定增方式实施的,也就不到30家次(29家次),占比不到15%。非常之低。
为什么港股的定增价格可以折让这么多?
首先,港股不像国内的定增,监管机构不太对配售价有要求,对配售也没有锁定,监管机构认为是商业行为,一买一卖。反而对配售的量有规定,一般港股上市公司股东会授权可以每年增发百分之20,而不用监管机构批,超出这个额度就要批。所以题主讲的大量配售,主要不是在价格,而是在量。题主认为大股东低价增持,貌似千股一样洗散户,当然很贱,但不要以为大股东就很容易赚钱,因为这样需要不断吸收资金进来,不要以为散户和资金很傻,骗一次可以,不能次次的手。更高明的玩法,据说就是壳王高振顺创出的一条路,原股东大手配售给新的投资者,直接把控股权交给买方,原大股东就摊到很小比例,跟着新的大股东玩。为什么原股东愿意这么玩?因为新股东带来牛逼的业务,股价会飞涨。题主讲的例子,应该也是这类型。
外行人只盯着低价配售,但价格在这类交易中,只是果,而不是因。通常新老股东谈的是保留老股东多少点,新股东放多少钱,倒推出来的。
所以,大手批股不是那么单纯,不能简单看作是千股洗小散。
说回题主问的监管问题,2015初监管机构也不太管这类大手低价批股,但现在也收紧,监管机构也没有其他办法,就找了条不允许现金公司这条来卡,毕竟大笔配售要放很多现金来嘛!
市场也是有不同声音,有的就抗议,人家愿买愿卖,自由恋爱,带新的业务进来多好,有的就说这样搞新业务借壳就绕开审批上市,以后出问题怎么办,总之监管是困难的,既要保证市场活力引入好公司好业务,但有要保护小散。事情并不是老千股洗小散那么简单,监管面对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资本运作,而且监管也是时刻在平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