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构筑的技术环境分析
(1)前期跌幅巨大。从底部构筑周期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大型底部往往需要构筑较长的时间。在进入底部构筑阶段之前,指数或个股股价还有一个长期大幅下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这也是构筑底部的前提条件。
(2)市场人气极度低落。主要下跌过程结束,进入底部构筑阶段之后,这时市场的悲观氛围相比下跌期间并无改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机构普遍看空后市,交易者情绪降至冰点。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的时刻,恰恰也是主力构筑底部的最佳时机。
如图中,该股经过长期大幅下跌,成交量相比顶部的高峰期已形成巨大反差。这种成交情况显示出市场因人气低落出现的交易清淡局面。
这个阶段,管理层的态度悄然发生改变:一些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政策面发出积极的声音,一些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的政策开始颁布实施。总之,政策面开始转暖。
(3)前期强势股或龙头股开始补跌。在市场人气低落,希望与失望并存的当口,前期下跌过程中普遍抗跌,被市场普遍看好的龙头股等强势股票,此时纷纷出现跳水杀跌的场面。与此同时,指数或前期一些阴跌的个股也转为急速下跌,个股涌现集体跌停的场面。各种各样的技术底、市场底、政策底,以及支撑位和关口都显得弱不禁风,市场局势似有崩盘之状。这种情形会给市场造成进一步的恐慌,促使大部分人产生对后市失望或绝望的心理,从而选择尽快清仓离场。
如上图所示,上证指数在2013年5月31日—6月25日期间出现一波急速下跌,这波急跌也跌出了本轮下跌行情的最低点——1849点。在数年熊市下跌之后,此波急跌的出现,将很多人的持股信心摧毁殆尽。这也是底部构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所谓最后一跌。
(4)无形的手。在上述情况逐一发生,尤其是一波急速下跌之后,市场整体(包括指数和个股)形态并没有出现很多人预计的持续不断的大幅下跌,而是呈现一种无方向的横向波动。每逢市场上有利空消息传播,或来到技术关口,形态显示将要进一步下跌时,市场却往往转危为安。此时,似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下面托着市场,在市场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中维持着相对平稳的局面,同时市场运行的重心在悄然中不断抬升。
如上图所示,该股在“最后一跌”中刷新多年下跌趋势的股价低点后,股价运行重心在随后的反弹和不断波动中逐渐抬升。这种情况是底部构筑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主力底部折磨术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