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起家就是跟着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投资烟蒂型公司套利而逐步累积起财富的,什么是烟蒂型公司了,就是前景不好但净资产大于市值的公司,比如现在的人人网,市净率为0.5,这意味着市值1亿美元的人人网却拥有2亿美元的净资产,如果把人人网的资产全部进行清算变卖,能卖2亿美元。巴菲特当年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他会花1亿美元把这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开始变卖这家公司的资产,获利1亿美元后扬长而去。巴菲特说他的书桌上常年放着四本书,其中一本书就是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这本书几乎通篇都在讲述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有形资产,通过对比这家公司股票价格(外在价格)和它的有形资产的价格(内在价值)来决定是否投资这家公司,在格雷厄姆的教诲下,评估一家公司的有形资产对巴菲特来说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种投资方式对巴菲特来说基本上没有风险,几乎就是稳赚不赔,这也是他当初敢挨家挨户敲他的街坊邻居募集资金的信心来源,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烟蒂型公司越来越少,巴菲特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这样的公司了,比如伯克希尔这家公司,本来巴菲特的想法是把这家纺织公司低价收购后通过一番精心治理再以高价卖出去,结果因为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整个美国的纺织行业都被国外价廉物美的纺织品给弄衰败了,伯克希尔这家公司根本没人愿意买,巴菲特的这笔收购玩砸了,到了上世纪60年代,巴菲特的这种投资方法几乎完全失效,这迫使巴菲特开始转变自己的投资风格,也就是在这时候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给他引入了成长股投资策略之父Fisher的思想。
Fisher的投资思想和格雷厄姆截然不同,他是通过评估一家公司的无形资产来判断这只股票在未来能否获得巨大利润,从而决定是否投资这只股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转变投资风格的巴菲特做出了一系列极其成功的投资,大都会、盖可、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富国银行……但是把这些成功案例集合在一起分析,你会发现巴菲特骨子里还是偏格雷厄姆风格,即对稳健的财务或者有形资产看的比较重,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明确的说他的血液里80%是格雷厄姆,20%是Fisher。尽管后来有投资界的大师说通过巴菲特投资上述公司可以看出他的思想里实际上Fisher占了70%,格雷厄姆只占了30%,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巴菲特自己的话比较准确,要知道当初比尔盖茨给他推荐英特尔这只股票,他没有买,后来这只股票涨了4倍多,再后来亚马逊找他投资,巴菲特也只是购买了亚马逊的债券而拒绝转换为亚马逊的股票,相反他却购买了沃尔玛的股票,但这两只股票在日后的涨幅有天壤之别,亚马逊涨了80多倍,而沃尔玛只涨了2倍多。要知道当初intel和亚马逊的市净率都是好几十倍,有形资产几乎只是沃尔玛的一个零头,如果按Fisher的思想来主导这几笔投资,巴菲特一定会选择投资英特尔和亚马逊,很明显这两只股票高度符合Fisher对成长股的选择标准。
所以按照巴菲特多年来投资的案例来分析我觉得可以完全看出他拒绝投资高风险的成长股,尤其是科技股,而之所以投资IBM,我估计也是IBM多年来稳健的财务表报和丰厚的股息派发吸引了他,但是对于整个高科技行业不稳定性,巴菲特没有预料到,就像当初他没有预料到整个美国的纺织行业会集体没落一样。
如果说巴菲特没有预料到公有云计算的兴起对IBM的企业数据中心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是情理之中的话,而身处云计算变革中心地带的IBM管理层没有预料到云计算带来的冲击,那明显就是管理层的能力不足了,在Fisher看来,推动一直成长股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出色业绩的核心要素就是管理层的能力。当然,如果巴菲特在做出投资IBM之前get到了云计算所带来的行业冲击的话,他完全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考察一下管理层,如果IBM的管理层采取的应对策略不能让他满意,我想他会拒绝这项投资。当然有人会说IBM的管理层没有预料到云计算对他们的业务冲击是理所当然,因为整个科技行业都没有哪家公司预料到云计算对传统的数据中心业务产生冲击,所以这点不能说明IBM的管理层能力不足,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微软和谷歌就预料到了,当然最先做云计算研发的是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因为亚马逊早在2005年就遇到了美国传统购物节“黑色星期五”那样的情况,就是做活动促销时,涌进商店来购物的人是平时的好几倍,可以把整个商场都挤爆,对于亚马逊网上的促销也是同样的情景,促销的时候涌进网站来购物的人是平时的十几倍,一下子把服务器挤爆了,所以亚马逊才想出云计算这个idea,就是按促销活动时的流量峰值来部署计算资源,在平时达不到峰值时把闲置的计算资源出租出去从而降低自己的计算成本,而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2008年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在2009年也正式启动了云计算业务,对于其它的科技公司,比如谷歌、腾讯、微软由于业务不一样,它们也没遇到过这种流量峰值是平时十多倍的极端情况,但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都采取了迅速跟进,尤其是在微软最早为自己的office业务推出云计算服务后,大手笔并购了莲花软件的IBM居然没有迅速跟进而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一些老客户都开始使用微软的office云服务才开始跟进。这一点完全可以看出IBM管理层在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反应是迟钝的,而优秀的管理层比如苹果公司他们在应对用户快速变化的需求时反应是灵敏的,这是乔布斯留下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目前来看,苹果还保持这这种文化,并且苹果的产品目前还是引领者行业风潮的,比如推出刘海屏手机,其他安卓机都跟进,推出适合亚洲用户口味的美颜相机功能,却被欧美用户一阵狂骂后,苹果立即更新系统去掉了欧美用户相机美颜功能。但从目前来看,巴菲特可能还是没有get到科技公司管理层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能力,但至少他选择重仓苹果,我认识五年内是不会错的。
至于是否投资特斯拉,我认为现阶段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按巴菲特这种追求稳健为首要原则而不是追求高回报为首要原则的投资风格,他不会选择这家因敢于冒险和创新而成为行业第一但自由现金流长期为负的特斯拉,而是选择了财务状况良好管理层经营更稳健的比亚迪,不仅不投资,合伙人芒格还极不喜欢特斯拉的CEO,认为他是个250。但当有一天特斯拉拥有稳健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后,巴菲特或许会改变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