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前瞻:温柔的拐点
鉴于市场的流动性如此重要,那么对流动性的前瞻就更加重要了。
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前一章在谈到时机拐点时曾介绍过“时机共振问题”,股市在一些重大的时间拐点常常会有一些正负关联性。
2007年10月15日央行在当年第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终结了自998点暴涨至6124点的大牛市;2010年10月20日、11月22日、2011年2月19日,在4个月内连续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17日和2月9日连续3次加息,显示出央行以抗通胀为目标实施紧缩银根政策方向和决心。特别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1年1月27日亲自表示,要让刺激政策回调到正常水平,在从紧的、适度从紧的、稳健的、适度宽松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五个档次中,2011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回归到经济正常运行时期中间状态的一种货币政策。同时要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要继续运用利率和数量工具进行调控。
应该说,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加息通道,总体方向是要收紧银根,回收市场中过剩的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但是,这个拐点是一个“温柔的拐点”,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得市场中的流动性不会过于吃紧:
第一,央行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低于2010年17%的目标值。而大家知道2010年是过于宽松的,因此2011年只是相对于2010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适度收紧。
第二,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1年1月31日的公告: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0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1656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7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1)由于贸易顺差太大,导致外汇占款增长加快,增加了货币被动投放,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达50%以上,成为影响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最主要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更为严重的是,各国货币超发,跨境流入我国资金增多,其中热钱很多。2011年2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第一个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度披露了中国官方对“热钱”的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而过去10年,“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
(2)经济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回升,各国政府开展了印钞竞赛,尤以美国为甚。2011年1月27日,美联储发布政策声明:维持利率和国债购买计划不变,即“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继续执行,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末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这是典型的以邻为壑的恶毒做法,华尔街甚至劝说美国政府发行100年期国债,美元潮涌不断。而日本央行于2011年2月15日宜布维持零利率政策。由此可见,在美日持续超发货币和保持最低利率的情况下,热钱必定是更加汹涌狂奔,而我国央行想以量化紧缩对抗量化宽松的效果未必尽如人意。
第三,由于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元年,国家对于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作出了大量的规划和投资,市场“不差钱”;而各省市区依旧会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为了保证GDP的增长,为了出业绩、上水平,展开投资竞赛。
例如,北京市树立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大都市,仅从交通建设上看,北京市计划到2015年实现“三环、四横、_互纵、七放射”的线网地铁格局,未来5年将再投入3500亿建设地铁。从福建省来看,2010年12月10日,在福建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洽谈会上,中石化、中海油、中国铝业、国电集团等众多央企一次就签约27个项目,涉及电子、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基础设施、能源等多个重要行业领域,总投资额为3740亿元,而后续远景合作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8000亿元。从东北来看,《东北地区“十二五”振兴规划》将在3月底前基本定稿,涉及的投资额也将是“海量级”。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后,于2011年2月18日签署23个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达2549.4亿元,涉及农业科技、新能源利用、国际物流和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山东省政府与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总行和6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我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投资竞赛如火如荼,中华大地在未来5年将继续热火朝天,大干快上。
因此,可以断定投资大潮不会退去,股市的投资机会不会因为央行的“紧缩政策”而丧失,而是投资机会与紧缩政策并存,是一个矛盾和纠结的市场,是一个既有前瞻性利好预期,又有眼前紧缩政策制约的震荡市,投资者需要慧眼识“兔”,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