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和米勒Merton Miller)在其经典性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和投资理论》中指出,在完美市场假设下,企业价值只与企业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和企业所对应的资本化率有关,而与资本结构无关。该文所确定的企业价值计算模型,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建立。
MM的完美市场假设如下。
(1)以息税前收益(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EBIT)的标准差度量企业的经营风险,该标准差越大,表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具有同等程度经营风险的企业被视为处在一个相同的风险等级中。
(2)所有投资者对单个企业未来EBIT具有相同的预期(这实际上是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即企业的经理和一般投资者获得的信息完全相同)。
(3)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一种永续年金,即企业的EBIT处于零增长状态。
(4)股票和公司债券在一个完全的资本市场上交易,没有交易成本,所有投资者都可以以相同的利率借入款项。
(5)企业和个人负债为无风险负债,负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
(6)不考虑破产成本与代理成本,企业管理当局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7)企业只发行两种类型的证券,即无风险的负债和有风险的股票。
自莫迪里安尼和米勒1958年提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框架,并于1961年证明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四种方法(现金流量法、投资机会方法、股利流量方法、收益流量方法)在理论上的等价性以来,他们的研究在企业价值评估史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之后,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逐渐成为了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
在价值的折现模型中,折现率的风险测度问题是一个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现值评估公式中要在折现率体现风险补偿的内容,就涉及风险标准、风险种类和风险测度问题。在公司价值评估中,这是个棘手问题,因为它既涉及不同公司的实际风险判断、风险分类和风险测度的理论难题,又涉及如何在一个公式变量中体现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是1964年由威廉•夏普、约翰•林特纳与简•莫辛三人分别但几乎同时依据哈里•马科维茨1952年建立的现代资产投资组合理论,所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CAPM模型包含风险分类和风险测度的重要思想,是公司价值评估理论的一个突破性发展。理论界对CAPM模型有着毋庸置疑的高度评价。但是就公司价值评估理论的发展而言,该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同样明显。CAPM模型打破了投资补偿是单一的和难以测度的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分类和测度方法。其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CAPM模型暗含一个假定,即风险是外生变量,它的分类和测度依赖于市场评价的完善和有效。缺少完善的市场,整个评价就无法进行,这种假定有自我论证的痕迹。风险测度有赖于市场评价,市场评价给出风险测度,但是完善的市场评价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个需要检验的问题。其次,给定完善的市场评价会得出一个悖论:市场不存在套利行为,而有效的套利行为是市场完善的重要基础。最后,由于依赖市场评价来测度风险,缺少市场评价的非上市公司、新上市公司和单一投资项目的风险测度实际上都是模拟市场评价的推算,缺乏可信度。
CAPM的建立,为股权资本的必要收益率的计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而可合理地设置与不同类型现金流量以及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相匹配的折现率,这样可丰富公司价值评估的模型,提高公司价值评估的质量。
1983年,斯提杰克(Dev Strickek)对产权交易中公司价值的确定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所谓价值就是买者对标的物效用的一种感觉,效用是用人们现在及将来占有物品所获得的利益来度量的。因此,公司价值并不仅仅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而是按贡献原则与变现原则混合产生的公司价值。表现在评估方法上,采用的不是折现现金流法,而是采用单项资产评估加和法来确定资产价值,基础数据则来源于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或原始成本。虽然这些数据含义明确,易于获得,但以此确定的公司价值在理论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学术界和实业界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开发了一批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业绩衡量指标,而由Stem&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经济增加值指标(EVA)则是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一项。目前,经济增加值指标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美国家风靡一时,高盛、JP摩根等许多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和大型基金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投资分析的重要工具;一大批跨国公司也已经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工具应用于公司的内部管理之中,其中很多公司的业绩和股票价格因此得到大幅提升,股东受益匪浅。
从算术角度讲,EVA等于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 EVA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利润”,它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业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如果这一差额为正,表明公司的经营收入在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后仍然有剩余,这部分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的所有权是属于股东的,因此,当EVA为正时,股东价值增加,公司的价值上升;反之,则会使股东价值减少。这样,某些在会计报表上体现为盈利的公司的EVA也可能为负。
Stern和Stewart认为EVA系统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公司估价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财务框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公司战略和并购计划的评价、资本预算、管理绩效目标制定以及绩效评价和薪酬计划等,但从根本上说,EVA系统是一个绩效评价系统。它与其他评价系统相比,能更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真实经济盈利”,它将业绩计量直接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过程联系起来。由于考虑了股本资本的成本,经济增加值指标定量地衡量了每个报告期内公司为股东创造或损失的价值。经济增加值指标集中于股东价值创造可以有效地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实现经济增加指标克服了传统业绩衡量指标的最大缺陷。但是,经济增加值概念至今没有成形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体系,因此它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