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势
深成指从1993年7月29日944. 02点上升至1994年9月13日2162.75完成第一段上升,上涨了1218.73 [2162.75 -994.02=H,-L]点,其1+./5倍为3943.89,根据上涨目标预测式
H测=H, +(H,-L) xβ
取β=1 +.5,则其上涨极限目标位为: H测上界=2162.75 + 1218.73 x3. 236068=6106.56,若取β=(π+豆),则计算结果为6111,事实上1997年5月12日高见6 103. 62。
深成指从1999年5月17日的2521.08点上升至2001年4月17日
5091. 46完成a段上升,上涨了2570.38[ =5091. 46 -2521.08=H-L]点,若取β=(π+罚),则c段上涨目标位为: H测=5091.46 + (5 091.46 -2521.08)x(π+药)=13419;若以2007年2月6日6985.78至2007年2月
27日8740.91的短期升浪为第一小段计,取β=6π/7,则H测=8740.91+天(8740.91-6 985.78) x6π/7 =13 467.11, 都与2007年5月29日高点13 458.34相差不大。若取β=18π/17,则计算结果为14579.16,与2007年6指月20日高点14576.00相差甚小。
又如深综指从1991年9月6日45.6385 点上升至1991年11月14日136.94完成第一段上升, 依上涨目标预测式H测=H,+(H,-L)xβ,取β=(1+号),则其上涨目标位为:
H测=136.94 +(136.94 -45. 6385) x2. 570796 =371. 65756
若取a=°,则计算结果为369.437,事实上,1993 年2月22日高见368.84。
再如深综指从1993年7月29日94.77点上升至1994年9月13日234.96完成第- -段上升,依上涨目标预测式H测=H+(H,-L)xβ,取β=π,则其上涨目标位为:
H测=234. 96 + (234.96 -94.77) x π =675. 37987与2001年6月14日高位665.57仅差9.81点。
深综指从1991年9月6日的45.6385点上升至1993年2月22日368.84完成a段上开,若取β=(π-品), 则c段上涨目标位为: H测= (368. 84 +(368. 84 -45.6385))x(π-0)=1283,与2007年5月29日高点1292. 44 相差不大。
上证指数若以2007年2月6日2541. 52至2007年2月27日3039.77的短期升浪为第一小段计,取β=(1+号), 则H测=3049.77 +(3 049.77 -2541.52)x(1+号)=4356,若取β =4π/5,则计算结果为4327. 14,与2007年5月29日高点4335.96相差不大。
上证指数若以1991年5月17日104. 96至1993年2月16日1558. 95的主升浪为第一段计, 取β=π,则:
H测=1 558.95 +(1558.95 -104.96) xπ=6 126. 79与2007年10月16日高点6124. 04相差不到4. 5%。
如常态之第二图(图1.7.3)所示,上证指数从2002年6月25日1748. 89点下挫至2002年8月16日1624.05完成第-段下跌, 下跌了124. 84(1 748.89-1624.05=H-L)点,根据下跌目标预测式
L测=I +(H-L) xa
取a=-2.5,则其下跌目标位为: L测=1 624.05- 124. 84x2.5=1311.95 ,事实上2003年1月6日低见1 311.68点;若取a= -(1+π/2), 则计算结果为1303.11,若取a= -8/8,则计算结果为1 306. 15, 若取a= -4π/5, 则计算结果为1 310.3。
伦敦场外铜从1977年8月的1 148.4. 上升至1980年2月的3208.3,随后回调至1984年10月的1260.7,紧接着上升至1989年1月的3304.5完成第--轮上升三波,之后回调至2001年11月7日的1336,然后在2006年5月创出新高8825受阻于8 826. 5[3 304.5+(3304.5-997.5) x(π-5π/21)]及8 847[3304.5+(3304.5-1148.4)x(1+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