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一级市场
央票一级市场是央票发行市场。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
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出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现金货币)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出资金量的减少,最直接结果有效减少商业银行对企业可发放贷款的额度和能力,可明显压缩经济活力,抑制投资过热。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
股票市场很多人“打新股”,打新股意思就是申购新股。过去,在一级市场申购到新股,几乎都能在二级市场顺利上市,而且上市首日几乎都能高价卖出,新股上市首日有的涨幅高到200%。
后来,新股不一定能在二级市场顺利上市,即便上市了,也有可能跌破发行价,这样的话,在一级申购时花了很大资金、还要摇号抽签、还要等候一段时间,最终等来的却是亏损。
1999年曾经试过1元发行的基金,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最终导致政府干预股市,迎来历史著名的“5.19”上涨行情。
股票如此,债券、央票也如此。
金融机构在一级市场低价买入央票(相当于股民申购债券、股票),然后在二级市场高价卖出央票,从而实现盈利,其前提是二级市场的价格比一级市场价格高。一旦二级市场的价格比一级市场的价格低,金融机构买入央票后就会亏损卖出,这种情况就叫央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利率倒挂。
发生市场利率倒挂时,金融机构就不会去购买央票,央行也就无法通过央票实现回收资金的目的,势必采取其它手段回收资金,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
举例说明,如果金融机构在一级市场购买央票可以获得2%的利息收益的话(相当于低价买进),假设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把央票卖给别人时支付的利息为1.5%(相当于高价卖出),那么,金融机构既可以获得0.5%的利息收益差,通常也叫利率差。至于怎么理解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呢?比方说,100元的央票,如果一级市场贴息2%,只要98元就可以买进来了,如果二级二级市场贴息1.5%,只要98.5就可以卖出去了。98元买进就是低价买进,98.5元卖出就是高价卖出。只有一级市场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息,只有二级市场的利率较低,金融机构才能获得利息差,例如,金融机构从央行获得2%利息,在二级市场给付1.5%利息,获得利差0.5%。
当一级市场利率为1.5%、二级市场利率为2%时,可以看作一级市场价格高(贴息1.5%就是98.5元)、二级市场价格低(贴息2%就是98元),换句话说,98.5元买进的东西只能以98元的价格卖出,这就叫高价买进、低价卖出,这就是二级市场利率高过一级市场、或者说二级市场价格低于一级市场。这就叫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利率倒挂。通常应用于央票多,就是说央票的一级市场利率低于二级市场利率,或者说央票的二级市场利率高于一级市场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