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保险作为风险管理专家和金融行业支柱在我国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保险需求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近日,复旦大学联合腾讯微保针对疫情期间中国保险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
疫情初期与疫情后期各年龄投保人数对比
疫情对保险意识的影响
(一)保险意识的启蒙教育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新增死亡人数大幅上升,跟随疫情的发展,新增总投保用户、反映潜在保险需求的小程序访问量、年化保费较去年同期都有质的飞跃,并且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在武汉封城后的近三周内,年化保费也较去年同期增长迅猛,且一反年节中销售量下滑的趋势,大部分高年化保费集中在年节的一周中。
(二)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差异
在关注保险总体需求的同时,小程序访问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保险意识,而新增总投保用户数则用来刻画已经实现的保险需求,进而对所有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基于人口基数进行调整。数据显示,疫情刺激下人均GDP越高的地区保险需求及意识增长越强烈,即发达地区(人均GDP>1万美元/人)保费增长更加显著。相对而言,最不发达地区(人均GDP为0.4-0.6万美元/人)则在保险意识上出现更大的增长。
(三)互联网助力疫情教育全覆盖
疫情期间,互联网对疫情教育的普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诸如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疫情互联网页面访问量很大,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互联网平台将疫情信息更高效便捷地普及给欠发达地区人群。
(四)外生冲击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不同
在分析中,在武汉封城、本市第一例确诊和本省第一例确诊等外生冲击对不同年龄保险需求影响的系数显示,本省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外生冲击下保险需求变化不大,而武汉封城、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对保险需求的冲击更大,且年龄结构上呈倒U型结构。
疫情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一)非典记忆的风险刺激
无论是从投保用户数的绝对值还是经过人口基数调整的新增投保用户数,拥有非典记忆的北京与广东,在此次疫情期间均名列前二。而在众多险种中,新冠肺炎保险成为消费者的保险“宠儿”,保单需求在二月初激增,增速远高于其他险种,整个疫情期间44%的新增保单均为新冠肺炎保险保单。地域上,较发达地区对新冠肺炎险的需求更大,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湖北等地成为购买主力军。
(二)女性保险意识崛起
通过比较疫情期间男女投保占比及去年同期数据发现,武汉封城前男女投保人数比一直高于去年同期,但是自2019年12月疫情蔓延开始,男女投保人数比持续大幅下降,并在武汉封城时突破去年数值,紧接着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新年后一周。整体上来看,此阶段男女人数比从接近2∶1降为1∶1,这都显示出疫情大幅刺激了女性保险需求,女性保险意识不断崛起。
(三)疫情推高投保平均年龄
相较去年,疫情期间人们平均投保年龄呈现上升趋势,且这一趋势随时间推移更加显著。而细分年龄段可以发现,30岁以上年龄段购买保险人群不断增加,且年龄越大增速越快(见下图)。
(四)互联网保险覆盖范围更广
疫情期间,互联网充分发挥其优势,将保险覆盖欠发达地区人群。微保平台上新疆、西藏的新增人均医疗险保单量较大,不输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也是互联网战“疫”的一大优势。
疫情推高了互联网保险用户数
(一)疫情推高互联网保险转化率
保险意识分析中,新增投保用户和小程序访问分别反映了保险需求和保险意识,那么使用新增投保用户数/小程序访问最终可以得到投保用户转化率,结果发现,疫情推高了互联网保险的转化率。疫情之前,转化率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73%;疫情期间,转化率较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232%。且通过线性拟合发现,疫情期间,我国各地区平均每100位市民提升其保险意识、成为有潜在保险需求群体,将会新增14-15份保险需求。
(二)转化率地域差距明显
作为此次疫情的中心,湖北的互联网保险转化率一马当先,超过20%。云南、海南和重庆等地也紧随其后,转化率接近20%。转化率最低的则是黑龙江省,不到10%。而互联网独特的战“疫”优势使得欠发达地区及保险深度较低地区金融可及性有所提高,进而提高了地区的互联网保险转化程度。
疫情期间,人们对疫情的关注度及对自身健康的焦虑程度不断上升,而互联网平台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通问诊平台及疫情相关信息页面,在疫情透明化、抗“疫”知识普及以及缓解人们焦虑情绪上发挥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