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的诠释
说到操盘手这个概念市场并不陌生,但其真正的含义却未必相同。我在本书中会经常提到操盘手,因此有必要在一开始就要把操盘手的含义解释清楚。
操盘手,单从字面上来说就是买进卖出的操作人员,但市场上一般将它理解成比较专业的投资人员。比如基金公司的交易员,私募基金的交易员或者是一些接受委托理财的实际操作人员。其实这类人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参与实际的买卖操作,而月都将买卖操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来做。
其实这种操盘手在国外被称作交易员。
如何叫法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它的含义。我在上海证券报《操盘手札记》栏目和《实战心得》栏目中也经常会用到操盘手这个名词,但它的意义与交易员有很大的差异。所谓交易员的工作就是买卖交易,所以与整个投资过程中的其他阶段包括决策阶段无关,也就是说交易员并不参与其他阶段的投资过程。
我认为只有参与整个投资过程的交易员才能被称为操盘手,所以我在《操盘手札记》栏目和《实战心得》栏目中用“职业操盘手”这样一个提法来区别市场流行的带有交易员含义的操盘手。
本书中经常提到的操盘手或者职业操盘手是基于我自己的定义,千万别将职业操盘手同交易员联系起来。
曾经有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从海外回来相聚,我向他提起自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操盘手,感觉颇好,似乎有点飘飘然,却不料被老友讥笑,说股票操盘手无非是跟着指令下单而已,谈何成就感?
不同的理解导致了误解。
确实,在投资机构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投资机构中,完成一次完整的投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有从品种选择、判断决策、最后下单买卖这三个过程,实际过程应该远多于三个流程。 而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交易员参与的只是最后的一个过程即买人或者卖出。由于交易员是根据指令单进行买卖,而指令单上明确标出了完成该指令单的价格范围、数量和时间,因此作为交易员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报单员,就像证券公司派驻在证券交易所场内的红马夹交易员。
但如果操盘手运作的是项目(市场上经常会把这一类称为“庄"), 并且从头到尾都参与了整个过程(当然也包括具体下单这个过程),那么作用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普通的投资品种,也就是机构所说的投资组合品种, 投资方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干预盘中股价的运行,只要认准合适的价位买进和卖出就可以了。但作为项目品种,由于参与的量相当大,因此必然会影响到股价的正常运行。这两类不同的投资方式,即投资项目和投资组合品种,其投资过程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操作过程的连续性。
尽管在组合品种的买卖中也必须关注股价的运行状态, 但绝不会在乎每一天每一分钟的交易。项目运作则完全不同,操盘手必须连续地关注盘中每一笔的成交情况和接抛盘变化。因为只有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够感觉到市场对于股价的认同程度,才能够随时做出下单的决策。注意:这里的下单决策不需要其它任何过程,不需要任何其他人员的参与,它的决定权完全在于操盘手。
项目的运作只有目标而没有计划,不会像投资组合品种那样有限时限价的指令单,因此唯一的运作方式就是“顺势而为”。这里所说的“势”并不完全是指大盘, 更主要的是指市场对股价的认同程度。从逻辑上来说这个“势”除了櫟盘手本人外无人知晓。
显然,对于运作项目的操盘手来说,下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简单的手工工作,操盘手的主要工夫应该是用在对股价运行的把握上。也就是说, 真正的操盘手应该有能力使自己在交易时段内始终处于随时都要进行买卖决策的最佳状态。这种决策不单单包括真正想成交的买单或者卖单,还应该包括大量的也许只是用于试探市场的买单或者卖单,甚至会有这样的决策:“不进行任何操作”。
考虑了半天最后却什么也不做,这种“不做”的事情操盘手经常做。
如果一个项目运作一年,那么操盘手极有可能在这一年中的任何一个交易时段内连续的做出是否挂单或者不动的决策。
我的解释令老友感叹,并再三劝我, 如此高紧张度的工作非常人所能胜任,既然已经成功地做了那么多年,理应感到自豪。但万不可连续征战,以免透支生命。
前面只是说到了做项目的情况,实际上职业操盘手并不局限于这类所谓做市场“主力”的操盘手一类。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绝大部分投资朋友特别是散户投资朋友都属于操盘手一类,因为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他们都是完全依靠自己在一步一步做下来的。
比如我们由于某种原因选中了一个股票,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在某个价位买入。不管这次的投资是成功还是失败,但不可否认已经体现出了一个操盘手的全部功能。
但是我仍然要把另外一些投资朋友排除在操盘手行列之外。
比如买卖股票完全听从他人的建议,比如以赌博的心态参与投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