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大象一路向北 美元一路贬值
断鼻家族一路向北 大象城镇化
15头亚洲野生大象组成家族一路向北,因为有头小象鼻子受过伤,这个家族被称为断鼻家族。
2021年4月17日,17头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象“预谋”越狱,第二天到红河州,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来到峨山县。5月29日晚,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此时,距离云南最重要的经济重镇昆明城区不到100公里。
象群向东北,走了半个云南。
食色性也,动物迁徙的最大可能性是寻找食物、交配。
大象城市化,如同人口城市化,野生动物与人类如何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法宝。
最近十几年,大象为什么屡屡突破包围圈?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张立认为,野象从西双版纳向外扩散的根源是,栖息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
近20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缩减严重,从2000年的3,816.02平方公里减少为当前的2,263.54 平方公里,减少了1,552.48平方公里,大概在40%左右。
在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确实在上升,但很有可能在大象眼中,生态还在恶化。
云南省亚洲象分布的11个自然保护区中,有10个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云南省林草局的统计显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88.90%增至到2016年的97.02%,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粽叶芦等林下植物减少,逐步演替为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
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亚洲象的可食植物反而减少,总不能让大象去啃木头。
而且,断鼻家族们的老家碎片化了,相比2000年,亚洲象的栖息地更加破碎化、分布更加离散、人为干扰严重、连续性更差。
在保护区外,大量轮歇地被开垦种植成橡胶、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
张立说:
“如果勐养子保护区范围内9.6%的原生热带雨林植被用来种植橡胶和茶叶,那么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全度,对亚洲象保护影响尤大,将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30%~40%。”
亚洲象开始晃荡到农田和村镇、城市觅食,据统计,有三分之二的亚洲象已走出了保护区。
有些象常年活动于村寨、农田周围,还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成熟时节,往返于森林和农田之间,在食物匮乏时节,进村到寨吃农户存储的食盐、玉米、谷子等食物。
亚洲象过上了吃粮食的好日子,这次断鼻家族在农田吃粮、在水塘打滚,有头小象还吃200斤酒糟,吃醉了睡过了头。
站在大象的角度,人类保护的森林未必是它们的家园,农田和经济林逼近野生象栖息地,让某些超前的象群逐渐形成远途迁徙的习惯。再加上,国人动物保护、环保意识的增强,让象群缺少了危险记忆。
怎么办?
5万年前,狗狗的始祖伴随人类觅食狩猎,狼群中的一些演进化成为狗。但现在,大象成不了狗,大象如此庞大,成为人类的宠物、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具,都不现实。
人象展开资源争夺战,象群的突围方法是城市化,它们走到村镇,走到县城,甚至还要靠近省城。
象群的城市化率不低。
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的约300头,这次有6%左右的大象北上,数量不在少数。
总结生物和生态专家的意见,办法是:
1、该还给象群的还给象群,把破碎的保护区修补起来; 2、设立篱笆,建立一条大象通道,让大象回到自己的家乡; 3、把逼近保护区的经济林的养殖人就成牧象人和看养人。
总而言之,保护绿水青山,还得是原汁原味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