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分相信数学分析
在股票投资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进行数学分析是选股的法宝。如果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话,还不如用电脑算命。投资者应该始终坚信,选择股票的决策不是通过数学分析做出来的。
股票投资到底是一门数学研究还是一门交易技巧?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有人认为数学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清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治理结构,但也有人认为股票的价格跟公司的赢利能力直接相关,而这种赢利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且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十分复杂,不可能通过几个公式或几个数学模型就能准确地估计出赢利情况。
假定数学在股市中起决定作用的话,那么,拥有高深数学知识的投资者在股市中就会获利甚丰。可事实如何呢?看看各名牌大学里的金融学教授和数学教授的炒股收入即可知道。在大牛市中,金融系的老师们个个腰缠万贯,增购新车和豪宅,而数学系的教授们,则仍然只能骑着自行车上班。如果比数学知识,那肯定是数学系的教授要比金融系的教授厉害许多,但是金融系的教授们却能够在牛市中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而数学系的教授却很难在股市中获利,甚至还无法在大牛市中获利。
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罗伯特默顿曾以期权定价公式获得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获奖的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罗伯特默顿参与的长期资本投资公司由于无法预测股市的突变风险而面临倒闭。
综上所述,数学分析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有用。那么,数学分析究竟有什么缺陷呢?数学分析最主要的弊端在于,企图用历史数据来确定公司未来的赢利情况。这种做法最基本的依据是,认定公司未来的情况受它的历史情况决定。历史决定未来多少缺乏些证据。而数学分析师们往往就是这么做的,比如,利用过去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来估计末来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但是这种方法风险非常大。因为对于某些发展初期的公司的股票,它们的价格由于公司的赢利不稳定而呈现高波动性。但是当公司发展较为稳定之后,公司的赢利应该相对稳定,所以股票价格波动性将变小。于是,仅仅根据历史数据的高波动性来认定未来股票价格的高波动性是极不科学的。
如果投资者发现数学分析的结果和自己实际调研到的公司发展前景的结果相矛盾,则应该坚决摒弃数学分析的结果,因为数学分析使用的是历史数据,但是股票价格的木来变化更多的取决于公司未来的赢利情况,而这是数学分析难以决断的。如果投资者发现数学分析的结果与自己实际调研的结果不一致,那么就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看到的很多人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为什么不能够给该公司带来赢利,很多人都想加入使用该产品的行列中,为什么该公司增加的赢利不会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涨,而仅凭数学分析的结论就认定该股票价格没有上涨的空间?如果不能说服自己的话,就不应该盲日相信数学分析的结果。
不仅一般投资者会受数学分析的误导,就连机构投资者中的分析专家们他会受到数学分析的蒙蔽,上面所说的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对数学和金融都很精通,但是如果不能够深入基层去调研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仅凭报表、历史价格等来分析股票,就很可能面临失败。更令人悲哀的是,专业化的数学分析训练在提高逻辑思维的同时,很可能将投资分析员的创造性抹杀掉,使其过于迁腐,过于脱离实际行情。
利用数学分析的局限性,还在于数字的不真实性。随着会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会计造假技术已经很容易能把实际亏损的公司报表呈现出赢利丰厚的表象,投资者很容易被公司的修饰行为和庄家的造市行为所蒙骗。在中国股市,一个典型的例了是昔日的蓝田股份,它通过会计造假技术,夸大公司赢利,拔高会计报表中的现金比率(银行存款很 篇容易被核查),开且同步虚增固定资产(多为农业基地,分散,很难被有效核查),以此掩盖公司赢利的去向(即把虚增的现金利润转化为虚假 的固定资产)。如果投资者过于相信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而不作实是际调查分析,花高价买入蓝田股票,则在日后会计虚假技术被揭露之后,可能遭受严重的损失。
而庄家的造假技术更堪一绝,比如形形色色的技术图形,只要庄家在收盘瞬间抓住机会调整股票价格,就很容易产生庄家所需要的图形。而如果投资者不加分析,只按技术图形揭示的买卖策略进行交易,则庄家通过最后的反向策略即可取胜,将投资者的损失转为自己的赢利。
当然,数据分析还是必需的,比如上面蓝田股份的例子,如果投资者能感觉到公司报表中的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过大是不合理的,则顺藤摸瓜就很容易得出蓝田股份的报表造假行为,进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而不至于被缺德的会计师所蒙蔽、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