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如今的房子不仅具有居住属性,可以满足人们的基础住房需求,而且还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尤其是过去多年,房价长期处于持续“上涨”的走势,也给人们形成了一种买房是“稳赚不赔”的认知,所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改善,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于买房。
可是,近年来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加码,未来房价的走势也越来越让人难以看清,特别是今年两年买房,5年后,手里的房子会是“财富”还是“累赘”?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对此,我们不妨从3个方面来分析判断。
一:楼市供需方面
先说结论:供给过剩,需求减少。
根据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们国家的住房空置率已经达到了21.4%,其中,二、三、四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情况或更加严峻,最高可达30%左右,按照国际住房空置率标准来看,住房空置率在5%~10%之间属于正常水平,超过10%则属于偏高,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住房空置率已经比偏高还要高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严重偏高的水平。
而且,当前距离这份报告的问世已经过去3年多的时间,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商品房开发并未停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19年,全国新建住房就达到了750万套左右,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国家的住房空置率超过21.4%基本毫无悬念。
有专家预测,如果算上小产权房等其它住房形式,我们国家的空置住房或已经达到了一亿套左右。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方米左右,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面积还要高。
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住房供给已经过剩。
说完了供给,再说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只有36%,而到了2020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3.89%,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日益缩小,所以,接下来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度放缓则是必然的,一方面各城市的基建已经基本完成,而另一方面,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退,两者叠加,城镇化的放缓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城镇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户均1.5套,其中,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达到了58.5%,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占比达到了31%,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达到了10.4%,而且,这还不包括安置房、小产权房、保障性住房等。
最后,根据“七普”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25年,我们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达到3亿人,占比21%,反观我们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率,却在逐年降低。
凡此种种,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购房需求正在减少,甚至是大幅减少。
二:买房压力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平均房价达到了9860元/平,也就是说,想要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买房,动辄上百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且,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已经有103个县城房价过万,其中,海南陵水县排名第一,平均房价高达3.4万/平。
我们需要清楚,房子的本质是给人居住,如果房子的价格严重超过大多数人的承受范围,那么,即便是房子再重要,也不会有人再去选择购买了,因为实在买不起!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是不会放任房价继续涨下去的,毕竟,大量的空置住房对于房地产行业,乃至于金融行业来说,都是极大的潜在风险。
三:房屋的持有成本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房价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以及炒房乱象丛生,有一个关键点不可忽视:房屋的持有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近年来,房产税、空置税等长效机制被频频提及,比如今年的5月11日,住建部、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就开展房产税试点进行了讨论,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准备开征房产税的信号。
此外,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曾发文表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房产税立法的概率非常大。具体有多大呢?马光远直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差不多会百分之百的出台。
试想一下,如果出台房产税,那么,房屋的持有成本便会大大增加,当然或许对早期的多套房持有者影响不大,毕竟,那些人手中的房产增值或许已经犯了数十倍之多,但是,对于近几年刚刚投身“买房事业”的新人来说,征收房产税,无疑会增加这些人的房屋持有成本,倒逼他们抛售房产或成为大概率事件。那个时候,房价的价格或许会真正回到供需的影响上面来。
看完分析判断以后,很多人可能会得出:5年后,房子是“累赘”的结论!其实也不对,经济学家任泽平曾经有过提示,他认为:房地产周期变化,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也就是说,想要判断5年后,房子是“财富”还是“累赘”,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人口。
综合来看,在整体房价稳定的背景下,人口的流向会带来房价的分化,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或者区域,5年后,或仍旧是“财富”,但是,对于那些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或者区域,5年后,或许会真的成为“累赘”。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