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模式为何难以复制—揭示价值投资被忽视的关键点
巴菲特价值投资为什么难以复制?许多人提出:在中市场,巴菲特模式无法被复制,我对此不以为然。基于上一节的描述,我认为巴菲特模式不仅可以在任何市场被成功复制,而且并非想象的那么困难。但成功复制必须具备两个爪要的前提条件:什么人复制?以什么方式复制?
我对名震中闰市场的价值投资群体进行厂一番扫描和论证,在我的视野中,中国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乃万科大股东之一的刘元生,其他众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多数是虚张声势,水分居多或凭借机遇和运气,不足道也。通过对刘元生价仇投资手法的分析,我认为此君具备我所理解的价仇投资所有成功的要件,他的成功具有必然性。无论他本人是否有意无意地实施了这种成功的投资模式,都无法撼动中国最成功价值投资者这一事实。那篇(超级散户刘元生守望万科17年400万翻成16亿)的文衍就是这位“中网。
巴菲特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万科并非中国鼓牛的股票,却成就了一个最牛的投资者,这一现象值得所有价值投资者深思。
我认为成功的价值投资由四个要素构成—理念、方法、人性和机制,这四者缺一不可。鉴于本文篇幅,我这只强调两个垂要的价值投资原则—波动容忍度原则与非压力资金原则,这两个原则构成了价值投资人性与机制的重要内涵,这也是我为什么将这两个原则提升到价值投资基本法则高度的原因。必须指出,对这两个基本原则执行力的丧失是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基金、机构与个人)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也许有朋友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为何只有刘元生一人,至少还有另一位号称中国股神的林园你为何不认同股神林园是一名成功的价位投资者?
网络告诉了我们林园的概况:尊称为中国巴菲特,中国股神,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以高超的价值投资技巧,从8000元发展到拥有20亿元,从来没有失败过,后来做私募基金市场表现不佳,目前市场负面影响较大。
如果将刘元生与林园进行一番对比性研究,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里我只比较两点:人性与机制。
其一,价值投资的人性方面包含一r丰富的内容。价值投资人性方面的量高境界是:大智若愚;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如果仔细研究并思考两者的人性表现,不难发现:林园是一个聪明而且注重技巧的投资者,而刘元生则是一个钾慧且无技巧的投资者。刘元生的“定力”与信念要远大于林园。
其二,价值投资机制方面,表现为波动容忍度原则与非压力资金原则。刘元生是纯粹的个人投资者,所有资金都是非压力资金,有坚定的持股信念,对市场具有较大的波动容忍度。而林园则不然—或许作为个人投资者,他的确成功过,但角色转换后、作为一名误人歧途的价伉投资者,他的市场挫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