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资产负债表有哪些局限性?
尽管资产负债表在财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完全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由于资产的入账价值大多是按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入账(也有部分项目按公允价值反映,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历史成本列示。而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对历史成本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各时期的历史成本的货币购买力失去可比性,当初取得资产的成本同它们的现行成本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如果再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企业的会计报表,不仅会影响到会计报表所有项目计量的真实性,而且也会使得某些个别资产的历史成本明显地脱离现行价值,从而影响到据以表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中还有一些项目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的确,公允价值如果运用得当,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是,如果企业不恰当地运用公允价值,那么,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反而会导致会计信息成为“数字游戏”,违背公允价值的精神和目标。
2.资产负债表遗漏了很多无法用货币表示的重要经济资源和义务信息
会计的特点之一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由于这一原因,作为反映某一时日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可能遗漏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如职工的素质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这类信息均与决策有关,但无法用货币数量化,也不易确定,所以在实务工作中将其省略。
3.资产负债表中许多信息是人为估计的结果,因而未必可靠
如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尽管是企业根据当时的情形估计的,但这些估值难免主观,会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4.正确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必须依赖报表使用者的判断
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是进行财报分析的基础,但有些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可能对一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方面的信息不予直接披露,甚至含糊其辞。为了作出正确的分析,报表使用者必须利用各种知识去判断,甚至需要收集其他相关的非会计信息,而要做到这些,也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