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一次商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问题的会议上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时美英中法苏等44国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甚金组织协定>以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其中29国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协定》规定用黄金确定各国货币价值的固定比价原则,即各国必须确认美国于1934年1月规定的1美元含金量0.888671克,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并将此官价作为资木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非经美国政府同意不得改变黄金官价。美国则承担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按官价用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政府须协同美国共同干预市场金价,使官价不受冲击.并且规定各国货币须按其含金量同美元建立固定比价,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需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员国可以变更其货币平价,但调整幅度若超过其货币平价10%,则必须事先得到黄金组织的同意。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固定比率上下各1%的范围内波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金融市场的外汇汇率,以便保持稳定。至此,美元已取得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为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大事项,必须有全部投票权的80%以上同意才能通过,而美国一国的投票权就达20%以上,这就使美国取得了对基金组织的控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对战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是美国要有无限充足的黄金储备,同时又必须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和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但是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元由盛转衰,这个制度的内部矛盾和缺陷就暴露出来。
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援大增,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而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后,出现对美贸易顺差;同时,60年代美越战争也使美国美元外流,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加上美国国内实行的低利率促使国内资金外流,许多欧洲国家的货币恢复自由兑换,这些都加剧了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各国大量持有美元,而出现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于是大量抢购黄金。随着黄金不断外流,美国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并使外债高筑。1971年5月西欧金融市场又一次掀起巨大的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同年8月,美国宣布美元停止按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并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这样各国放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互解.随后而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以浮动汇率、储备资产多样化等为主导。